“十三五”時期,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靠前一步、主動作為,持之以恒建機制、強弱項、聚合力、增效能,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全面進步,社會治安形勢保持平穩,有力服務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忠誠履職保穩定,展示新時代公安擔當。全市公安機關全力以赴打贏重大安保攻堅戰,扎實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疫情期間,全市公安機關聞令而動,第一時間建立24小時運轉的戰時工作機制,同步啟動45處環魯環棗檢查站點,查處涉疫案件113起。
精準打防護民生,建設高品質平安棗莊。他們始終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依法嚴打方針不動搖,嚴厲打擊各類危害群眾合法權益、影響群眾安全感的違法犯罪活動。扎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創新開展無涉眾型經濟犯罪社區創建活動,全市2373個社區(村居)實現無涉眾型經濟犯罪,連續7年實現境外經濟犯罪逃犯“清零”,連續8年保持命案全破。
改革創新增動能,厚植內涵式發展優勢。全市公安機關把改革創新貫穿公安工作全過程,高規格召開全市公安工作會議,推進解決一批影響制約公安事業發展的政策性體制性難題。順應信息化發展大勢,大力推進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42個、技防村2152個,自建及接入視頻監控2.8萬余路,智能交通管控體系實現城鄉道路全覆蓋。
高效服務促發展,做實放管服改革品牌。全市公安機關把服務人民、服務發展擺在突出位置,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服務發展和便民利民若干政策措施,推進辦事流程細化、申請材料精簡、審批權限下放、窗口集中入駐,“四位一體”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提高“一網通辦”速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公共服務的訴求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