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發揮好市委決策參謀助手和改革攻堅推手作用,為我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月18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辦副主任生茂偉說。
問: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如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答: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第一時間傳達學習會議精神,認真參加全市領導干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專題學習班,全體黨員干部采取個人自學、集中學習研討等多種形式深學細研。室主要負責同志在薛城區和室機關開展全會精神宣講,第一時間讓基層黨員群眾了解黨的最新思想最新理念最新政策。
在《棗莊通訊》、“棗莊政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專欄,深入宣傳解讀全會精神,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緊盯“先把經濟搞上去”的目標定位,緊緊圍繞“智能制造、雙招雙引、對外開放、營商環境、民生事業”等領域重點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一系列高質量的調研成果,為市委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的參謀服務。
問:“十三五”以來,圍繞我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來,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深入推進改革攻堅,精準搞好參謀服務,為我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先把經濟搞上去”,大力實施“改革賦能促轉型”工程,扎實推進“9+2改革攻堅行動”,全市改革呈現出上下聯動、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方面,推動“棗莊制造”向“棗莊智造”轉變的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山東省20大改革案例。我市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成效顯著,2019年得到國務院大督查充分肯定,被列入督查激勵名單。
農業農村改革方面,大力推進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四區共建”,形成了具有棗莊特色的綠色生態高效農業發展新模式。
財稅金融改革方面,在省內率先申創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立市普惠金融服務中心,發布金融產品;建設鳳鳴基金小鎮,極大地撬動了社會資本。“煤城變形記”“榴鄉訴遞”基層治理新機制等一批特色做法得到國家部委和省級部門肯定;“打造國內一流閑置品再利用試驗區”等一批典型經驗被中央媒體肯定推廣。
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在黨的建設、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民生事業等領域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調研成果,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了高效服務。
全面打造“黨刊+融媒體”傳播矩陣,用好《棗莊通訊》、“棗莊政研”公眾號輿論宣傳平臺。積極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和省委《山東通訊》黨刊上刊發專題文章、推介我市典型經驗做法。
問: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辦)如何為我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市貢獻智慧和力量?
答: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執行。
二是縱深推進改革攻堅。積極建立改革“協同、破題、爭先”三個機制,引導改革向深里改、實處做。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分類施策,對已經完成的改革事項,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不斷鞏固改革攻堅成效;對正在進行的改革事項,緊盯不放、持續發力,確保順利推進。抓緊抓實國字號、省字號試點任務,集中力量推出一批體現棗莊特色、影響力大的改革舉措,推樹更多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棗莊改革品牌,切實通過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提升。
三是做細做深調查研究。著力提升調研的廣度和深度,緊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目標任務,重點圍繞培育壯大“6+3”現代產業體系、創新發展、對外開放等工作,定準調研主攻方向,全力為市委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資料、有深度的分析、有見地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