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講究“安居樂業”,住得好才能心情舒暢,諸事順遂。但長期以來,低層次的物業管理和服務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舒適生活的需求存在著一定差距,導致矛盾糾紛不斷,居民心中添堵。今年以來,我市部署開展黨建引領“滿意物業、溫馨家園”建設工作,狠抓物業服務覆蓋率、黨的組織覆蓋率和業委會組建率提高,積極打造紅色物業模式,改善物業服務質量,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全市民意調查反饋的物業領域問題較年初下降53%,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注重建章立制。我市狠抓建立健全制度體系,立標準、定任務,推進“滿意物業、溫馨家園”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市委組織部會同住建等部門研究出臺“1+X”制度體系,“1”即黨建引領“滿意物業、溫馨家園”建設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水平的意見,“X”為加強物業管理的意見、黨建引領“滿意物業、溫馨家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業主大會和業委會工作指導規則和“三會三公開”等配套文件,明確了工作任務、推進措施、責任單位、完成時限,讓物業管理服務干有標尺、行有依據。
強化黨建引領。市、區(市)均已成立物業服務行業黨組織,隸屬住建部門機關黨組織管理,負責加強對同級物業管理協會的領導,對協會決策的重要事項事先研究提出意見。加強物業服務企業黨建工作,推動符合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或項目,單獨或聯合建立黨組織,對沒有黨員的,從鎮街、社區黨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全市250家物業企業,共有黨員557人,46家企業單獨建立黨組織,53家企業建立聯合黨支部,選派黨建指導員172人,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加強業委會黨的建設,將黨組織設立情況納入備案管理內容,明確到今年底,居民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率達到30%左右。8月份以來新組建的285個業委會,全部達到黨員比例60%以上標準。全市110個紅色物業示范項目創建工作快速推進。
分類施策覆蓋。對新建小區,重點是加強物業服務量化考核及監督檢查,規范提升前期物業服務行為。對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探索實行區級補貼、街道打包管理、社區居委會成立物業公司、接管兼管、業主自治等五種模式,引導社區居民選擇合適的物業服務模式,初步實現了居民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連續3年按照每月0.2元/平方米標準,對不具備市場化服務條件的政府性安置小區和老舊小區,給予政策性獎補。
開展集中攻堅。圍繞貫徹全省物業服務行業“品牌提升年”工作要求,我市突出問題導向,以著力解決物業管理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為抓手,部署開展物業“1661”攻堅工作(“1”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出臺6項管理文件,實施6大民生實事,制定1套評價體系)。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小區環境衛生差、道路設施失修、車輛亂停亂放、物業服務不佳等突出問題,開展物業整治提升四項攻堅行動,制定整治方案和指導標準,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月通報、季觀摩、半年考核,健全了“明確標準——全面排查——分類整治——跟蹤問效——評價評估”閉環工作機制。截至10月20日,全市共排查住宅小區893個,排查問題1420條,已整改落實1243條。臺兒莊區、山亭區、嶧城區排查小區比例為100%。
市住建局局長劉全義介紹:“為加強黨組織對物業企業的監督管理,市住建局制定了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辦法,將黨建工作開展情況、業主滿意度評價、鎮街社區黨組織評價等納入考核,街道社區黨組織評價意見權重在物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中占比不低于30%。”
“在開展以‘滿意物業、溫馨家園’為主題的黨建品牌建設工作思路下,各區(市)相繼推出了‘紅色物業·嶧家親’‘滿意物業 至臻家園’‘紅色物業 翼滿家園’等各具特色的紅色物業品牌理念,設計品牌LOGO,紅色物業品牌初步形成。”市住建局副局長聶存明談道。
臺兒莊區創新物業管理“1+5+N”模式,以“走進社區看物業 服務群眾見行動”為主題,開展紅色物業百日攻堅行動,通過黨建聯建、志愿服務等方式,70余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到包幫社區報到,推行住宅小區督查向早、晚班延伸,從早6點到晚8點全程式14小時全覆蓋巡查,解決小區難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紅色物業,安居臺城”紅色物業品牌深入人心。
市中區引導全區93家“雙報到”單位及5600余名黨員與社區、物業企業聯防聯控,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卡點勸返點輪流值班、公共設施定期消毒等工作。依托區“融媒體+社會治理”智慧平臺,通過社會治理“一張網”,將“吹哨報到”拓展至物業服務領域,社區與物業聯動實施“2310”訴求快速反應機制,一般投訴2日內辦結、重要投訴3日內處理完畢、重大投訴10日內解決。“今年以來,以物業企業為主體,已解決老舊小區居民訴求3240余件。”市中區物業事務中心主任閆憲青說。
薛城區以“打造紅色堡壘、強化紅色引擎、培育紅色先鋒、創建紅色聯盟、提升紅色服務”為重點,創新實施“五紅”工程,打造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紅色物業平臺,培樹紅色物業示范小區項目20個,推選“五好”物業企業3家。
滕州嘉慶陽光物業公司推進黨建+物業深度融合,成立公司黨支部1個、物業項目黨小組18個,推進交叉任職,6名項目經理擔任社區兼職委員,13名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物業質量監督員和黨建指導員。設立“黨員先鋒崗”18個,組建“3+X”紅色服務隊,打造標準化的紅色物業服務陣地,總面積達到6000平方米,夯實了黨建引領下的紅色陣地。
“紅色物業凝聚了各方力量,實現了社區管理網格和物業服務網格的二網合一,切實解決了居民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今年以來,通過社區聯席會議,解決項目各類難題21個,化解矛盾糾紛70余件。目前,業主滿意度達到95%。”滕州嘉慶陽光物業公司黨支部書記郭元介紹。
“ 恒平物業成立了黨支部,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踏踏實實為居民服務,在小區安裝了400多個監控,實現了360度無死角監控,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市中區同仁社區居民何繼云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