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我市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我市以全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市為主線,強化風險管控,實施專項整治,深化日常監管,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市沒有發生等級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全市現有食品生產企業901家,截至11月底,全市普通食品完成抽檢7411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數168批,問題發現率2.27%;食用農產品抽檢3239批次,不合格155批次,問題發現率4.79%,已完成不合格食品處置79批次。
我市持續推進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常態化,對所有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反復仔細摸排,確保防控底數準確。建立耕地分類管理清單,全面開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加強農獸藥經營許可管理,限制使用 農藥實行定點經營,實名購買率達到100%。啟動“放心肉”屠宰監管技術系統建設。對進入農貿市場的韭菜、雞蛋等食品實行雙證制監管。加強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建成我市和滕州市2個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全面落實食品生產企業分級分類監管,推進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管系統和追溯體系平臺應用。
我市對8850余家持證餐飲單位進行量化分級管理。開展食品安全“凈網”行動,落實網絡訂餐平臺責任,保證線上線下餐飲同標同質。持續推動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實施全覆蓋監管,集中消毒單位餐飲具抽檢合格率達95%以上。將食品監督抽驗納入政府惠民實事,2020年全市投入抽檢經費1000余萬元,安排食品評價性監測和監督抽檢任務19640批。堅持抽檢區域、環節、品種全覆蓋,提高問題發現率。建立食品抽檢監測、雙隨機一公開、風險會商等工作機制,及時防控化解風險隱患。積極探索“互聯網+監管”,打造“智慧食安云”監管追溯平臺,實行一戶一檔管理,對餐飲單位后廚、食品生產車間、學校食堂實時監管,實現關鍵環節和重點場所遠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