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市以健全體系為重點,全面提升保障能力,以強化宣傳為抓手,持續激發共建活力,以狠抓落實為突破,全面提升政策效力,支持駐棗部隊強軍備戰;駐棗各部隊擁政愛民,無私奉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先鋒、打頭陣,以脫貧攻堅為目標,為地方發展有效助力。全市上下形成了“軍愛民、民擁軍”的的生動局面。
我市完善工作制度,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市委書記任組長、相關部門和駐軍“一把手”為成員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區(市)、鎮(街)、各級企事業單位、基層部隊均建立雙擁組織,形成黨政領導、軍地互動、上下銜接的雙擁工作格局。各級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設組織健全、制度完善、保障有力、運行規范的領導工作機制。全市高標準推進退役軍人和雙擁工作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建成四級服務中心(站)2605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889人,雙擁工作網絡和“雙擁在基層”實現全覆蓋。
我市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創新宣傳形式,大力營造雙擁共建的濃厚氛圍。構建以中小學生為主、以機關事業單位干部為主、以黨員領導干部為主的三個國防教育層次,推進國防雙擁宣傳教育全覆蓋。利用烈士公祭日、清明節等時機,組織祭奠英烈活動,1.1萬人次參加活動。大力宣揚“當代戰斗英雄”韋昌進、“雷鋒班長”曲建文、“鞋墊媽媽”蔡敏義等雙擁先進事跡,開展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十
佳兵媽媽”“十佳好軍嫂”“十佳兵支書”和“光榮之家”等系列評選活動。全市舉行懸掛光榮牌啟動儀式和集中懸掛儀式,懸掛光榮牌12.14萬塊。投資2.6億元,建成棗莊人民英雄紀念園和鐵道游擊隊紀念館。
我市堅持以辦實事、解難題為工作目標,推動支援練兵備戰和各項優撫安置政策落地落實。投資2.8億元,在滕州市柴胡店鎮建成棗莊市民兵綜合訓練基地;投資9200余萬元,為武警棗莊支隊建設新營區;廣泛開展走訪慰問駐棗部隊和海軍棗莊艦活動,慰問資金達300余萬元。發放各類優待、撫恤、補助2.3億元,“三屬”、傷殘軍人等優撫標準提高10%以上;走訪慰問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累計18萬人次,發放慰問資金1200余萬元。傾力解決退役軍人安置就業問題,扎實推進隨軍家屬就業工程,積極解決官兵子女入學入托問題。
駐棗各部隊充分發揚擁政愛民光榮傳統,積極參與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疫情期間,棗莊軍分區和各區(市)人武部全力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向地方捐助口罩2.3萬余支、防護用具4000余副(套)、消毒物質700余升,官兵個人捐款近5萬元,共計12萬余元。駐棗武警及消防應急各單位堅持24小時執勤處突,全市民兵基干力量勇當先鋒主力,與市雙擁辦聯合,深入一線指導全市退役軍人抗疫志愿服務工作。駐棗各部隊廣泛開展學雷鋒愛民助民、青年志愿者行動等活動,樹立了一批“軍民共建示范對子”。棗莊軍分區投資35萬元,幫助共建村建設玩具加工廠,帶動就業30余人。駐棗部隊先后捐贈價值10萬余元的電腦、電視、空調及文體用品,支援榴園鎮育才小學建設。積極幫助“結對村”修建基礎設施,改善生活環境,共投入100余萬元支援地方新農村建設。開展助學興教和“一幫一、手拉手”接力助學活動,采取捐贈助學資金、建立通信聯系、寄送學習資料等方式,全市40余名團以上干部分別幫扶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每人每年救助資金1000元。 (棗莊日報全媒體 記者 張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