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要求,團市委積極實施“棗莊共青團助企復工”行動,組織動員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采取“六項措施”,爭當“六個員”,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當好政策“速遞員”,讓企業知情更省心。依托各級團組織平臺將上級關于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的文件政策第一時間傳遞給企業。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矩陣,網上網下聯動,對接行業部門收集、匯總、推送助企惠企復工復產政策30余條,閱讀量達2.4萬余人次。啟迪之星(棗莊)孵化器開設公益直播分享課《企業復工疫情防控政策分享及防控工作指南》,297名創業者和青年企業家參加線上輔導。
當好駐企“防疫員”,讓企業防護更放心。吹響“集結號”,招募駐企防疫青年志愿者。對接藍天救援隊為山東騰達不銹鋼、山東恒達包裝等30余家企業進行全面消殺。發動棗礦集團、泉興能源集團等企業組建青年戰“疫”先鋒隊、青年突擊隊28個,在企業封閉式復產保供的情況下,廣泛開展“戰疫情、保運行、抓生產”青春建功活動。
當好人才“聯絡員”,讓企業引才更順心。利用“青鳥計劃”為企業復工復產和大學生就業提供雙向信息服務。發布《招募令!青鳥計劃引才歸 招賢納士促就業》微信,推介“青鳥計劃”小程序。建立61個“高校青鳥驛站”和北京、上海等5個“城市青鳥驛站”微信群,吸納棗莊籍及周邊城市大學生1060人,線上發布企業用工崗位3350個,290余名應屆棗莊籍畢業生通過“青鳥計劃”平臺向我市用人單位投送崗位應聘簡歷。
當好窗口“服務員”,讓企業復工更暖心。組織金融、政務等涉企類窗口服務單位“青年文明號”,提供“不見面”服務。滕州、山亭行政審批局“青年文明號”實行“審批不見面”,堅持“服務不打烊”,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對于重大項目申報事項,特別針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生活保障物資等審批服務業務,實施特事特辦、幫辦代辦。
當好融資“協調員”,讓企業發展更安心。以金融系統團組織為主力,加大“魯青基準貸”“魯青擔保貸”“加郵好青年”等團銀合作項目的實施力度。與郵儲銀行聯合出臺《關于開展“加郵好青年”——“鄉村好青年”金融服務項目的通知》,推送金融信貸等惠農政策5大類。與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出臺《關于實施普惠金融助力青年企業家發展十三條服務措施的通知》,梳理13項服務內容,匯總了各大銀行、金融公司債權融資產品107項。
當好法務“保障員”,讓企業咨詢更暢心。以司法部門團組織為主體,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公益服務。聯系市法學會、市律師協會抽調21名律師組建助企法律服務隊,參與處理與防控應急有關的法律事務、宣傳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累計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