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乍暖還寒。清早的蔬菜大棚里還是有些冷,宋厚龍已經將剛剛采摘的油菜分揀裝車,配送給訂購的客戶。覺得心里十分踏實。
一個月前,他從地里摘了10萬斤油菜捐贈出去。如今地里已經長出了新的一茬蔬菜,綠油油的,十分喜人。
10萬斤油菜,我想全部捐出去
2019年10月,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洪村村民宋厚龍決定搭建蔬菜大棚,種植“上海青”油菜。
選址,搭棚,翻地,播種,悉心照料,2020年1月,11個大棚的油菜漸漸長成,終于到了可以采摘的時候。宋厚龍即將迎來他的第一次豐收。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讓原本歡喜的春節有些不一樣。忙于采摘、銷售的宋厚龍從電視和網絡上看到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醫護人員紛紛奔赴抗疫前線,鄉鎮社區工作人員堅守一線,很多小區因出現疑似和確診病例進行嚴密隔離,物資短缺。
疫情當前,我能做點什么?看著這些“逆行者”、有困難的人,宋厚龍有些著急。
把菜捐出去,讓他們都有新鮮的蔬菜吃!宋厚龍當下決定。
“我們老百姓雖然上不了一線,但是我們可以保障后方。我一共種植了11個大棚,大約產10萬斤蔬菜,我想全部捐出去。”
感動!得知捐菜,村民紛紛主動幫助采摘
宋厚龍沒想到的是,有這么多的村民自愿主動過來幫忙。
原本他跟村領導說他想捐菜,采摘油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愿意義務幫忙的可以幫忙,不愿意義務幫忙的他愿意開工資。結果消息一傳開,在家的村民紛紛主動報名,自愿義務幫忙采摘。
“村廣播說有人要捐贈蔬菜,我們一聽,這是做好事啊,都要去幫忙采摘,一下來了五六十人。”一位村民說。
“以前都是人家幫助我,現在出現這個情況,我也得出把力。”來幫忙的村民高桂國擦著臉上的汗開心地說。
“他也不容易,說句實話。這個蔬菜他本來都能賣出好的價錢,但是因為這個疫情,他決定全部奉獻了,他奉獻我們也奉獻,村里的老少爺們都來了,年齡大的、年齡小的都來了,都來幫忙。”來幫忙采摘的村民說。
看到大家不斷來幫忙,宋厚龍十分感動。一邊給村民進行了分批、分棚,一邊對給進棚的村民進行了體溫的測量,和醫療防護的佩戴。
10天,10萬斤蔬菜采摘出棚
從1月31日開始,村民們齊心協力采摘分裝,宋厚龍捐贈的第一批愛心蔬菜依次分發到棗莊市被留觀的居民家中。
2月9日,最后一批捐贈的愛心蔬菜送到了疫情集中隔離點、敬老院等地。
10天,10萬斤。
每次捐贈配送,宋厚龍親自都開車送過去,送到有需要的人手里,看到他們接過一包包新鮮采摘的油菜,宋厚龍覺得高興,心里踏實。
這些蔬菜由相關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對蔬菜進行了農藥殘留快檢,通過之后派送給居家留觀的家庭、疫情集中隔離點、醫院、環衛等疫情防控一線。
獻出一份愛心,顆顆暖人心
元宵節時,宋厚龍給之前前來幫忙的村民每人送了一袋大米。
“大家幫了我,我感謝大家。”宋厚龍動情的說,“大家做的這個事兒啊,沒法用錢來衡量。都是大家的一片心。我給他們工資,他們也不要。我只能略表一些心意。”
言語間都是對村民的感謝,絲毫不提他的無私奉獻。
還記得,他捐贈的每袋油菜上都貼著的一張紅色標簽,“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獻出一份愛心,顆顆暖人心”。
采訪時,憨厚的宋厚龍一度說,他不想接受采訪了,他捐菜的初心不是為了宣傳,他就是盡自己的一份力,沒什么的,捐蔬菜時沒想那么多,就是覺得前方有需要,根本沒考慮別的。
記者問他,第一次收獲的10萬斤蔬菜,說捐就捐了,沒考慮之前的投入嗎?家里人支持嗎?
“支持。”宋厚龍沒有猶豫,他說, “我父親是老黨員,他還在的話,一定非常支持我。”
宋厚龍的父親做過村書記,是名老黨員。他從小就深受父親的影響,有人需要幫助,有能力能幫的就幫助,盡自己的一份力。如今他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希望把大棚蔬菜種植的經驗教給村民
之前一直在外地闖蕩的宋厚龍,對于蔬菜的種植情況和市場行情頗為熟悉。去年,他回村流轉了20畝土地種植大棚油菜,希望把大棚蔬菜種植的經驗教給村民。
“我們村不富裕,大部分人家種莊稼,不種蔬菜。相對來說,種蔬菜的收入能比種莊稼好一些,所以我想通過我先做一做,給大伙趟趟路,能做好能掙錢了,大伙都能走這條路子。”
宋厚龍的電話一直響,都是訂購他油菜的。很多人通過捐贈蔬菜知道了他,現在打開了市場,銷路很不錯。
這廂,采摘過的地里新一輪的播種長出了新苗,那廂,新一茬的油菜已經長成,可以采摘了。滿眼綠色,生生不息,春天已經來了。宋厚龍提起采摘好的油菜裝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