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東望上海,南連杭州,北靠太湖,西枕天目山麓,自古就是江南清麗富庶之地。青山秀水育好人,山青水清人更親。

德清以德為名,以德興縣。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
是德清獨特而鮮明的人文標簽。
千百年來百姓崇德向善,
凡人義舉的道德佳話薪火相傳,
不勝枚舉。

德清有座“百德橋”,地處城市中心英溪公園,橫跨德清的母親河余英溪兩岸,取意百姓之百德。

橋欄外兩側的46個“德”字遴選歷代名家、德清百姓及專家學者友人在道德館饋留的墨寶。橋欄內側的46個弧型扇面展示了46個民間自設的“草根道德獎”的名稱、設獎人與設獎時間。

▲圖為德清縣百德橋全景 ,紅色標注為百德橋。

上世紀90年代,德清縣武康鎮太平村村民馬福建靠在菜市場賣魚致了富。

▲馬福建
他希望勞動了一生的老人們生活過得更好一些。于是在1997年,拿出一萬元積蓄設立了“孝敬父母獎”,用他的錢獎勵愛自己父母的村民。
三年后“孝敬父母獎”走出太平村,在全縣評選。此后20年,民間設獎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陸松芳,1931年出生,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人,靠拉煤球為生。生活過得非常清貧,每天給自己定的生活費標準是一塊錢,但這位對自己近乎苛刻的老人,為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萬多元,成為了“2008感動中國”的候選人。

▲陸松芳

▲陸松芳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2008年度感動中國候選人。

1996年至2006年,為償還總計24萬元的債務,蔣引娣將債權人的姓名和債務一一記下,每還清一筆就勾掉一個名字。十年間,她用艱辛的汗水和堅定的信念寫下了“誠信”兩個大字。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采訪“誠實守信”道德模范蔣引娣。
從1997年馬福建設立第一個民間獎項“孝敬父母獎”至今,德清“百姓設獎獎百姓”已走過了20個年頭。20年的累積,草根獎已蓬勃發展至54項,涉及見義勇為、敬老助殘、生態環保、家風傳承、助學擁軍等方方面面。凡人義舉的道德佳話,在這座百德橋上薪火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