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以來,臺兒莊區迅速制定創城工作實施方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采取網絡化管理、縣級領導幫包等具體措施,有力推動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一、以廣泛宣傳為抓手,營造良好創城氛圍。一是狠抓新聞宣傳。區內各新聞媒體在主要版面或時段同步開設創建文明城市專題,大力宣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臺兒莊手機報定期刊發創城簡訊。二是強化社會宣傳。將宣傳發動、氛圍營造工作任務分解到12個網格牽頭部門,在城區主次干道分別設立“愛家鄉、講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愛未成年人、文明出行等不同內容的宣傳一條街。在人員密集處、重要路口制作大型立柱廣告6塊,沿路燈柱道旗廣告858塊。三是開展入戶宣傳。組織機關干部深入沿街店鋪及居戶家庭開展創城宣傳,對不文明行為實施勸導;印制“不剩飯,不剩菜”光盤行動提示牌,在賓館、酒店、小餐飲門店廣泛擺放。下發《創建文明城市倡議書》2萬份,致游客朋友的一封信1.5萬份。
二、以公共行動日為載體,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每月第四個周五定為“愛家鄉、講文明”公共行動日,開展集中整治活動。一是開展以“清理衛生死角”為主的環境衛生整治。以城區駐地鎮(街)為主落實工作責任制,各牽頭部門單位與各社區掛鉤,定任務、定進度、定責任、定考評,保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順利推進。二是開展以“治理行人亂穿馬路”為主的交通秩序整治。城管、教育、交警部門聯合行動,組織了文明交通宣傳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活動。重新施劃停車泊位2500個,維修、整飭、新設交通標識、紅綠燈、路間護欄,并加大了對不文明交通行為的處罰力度。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文明出行活動,印制《告家長一封信》3萬份。三是開展以“校園安全”為主的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組織區教育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駐地鎮(街)對校園周邊餐館、商鋪、無證經營商戶進行徹底清查,組織學校及社區聯手對“游商小販”進行整治。
三、以提升城市面貌為重點,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著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爭取上級補助資金663萬元,對城區7個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改造,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既注重工程內在質量,又注重外觀環境,處處體現細心,處處呈現精美。二是全面加強市政設施養護管理。細化標準,優化流程,實現市政設施養護無縫隙、全覆蓋、無死角管理,把每條道路、每座橋梁、每只井蓋等細化到具體的養護工作人員和督查責任人員。三是狠抓城市主要干道和重要節點的提質改造。投資近3800萬元,先后完成了城區10條主干道路升級改造,新鋪設瀝青路面13萬平方米,鋪設改造人行道花磚1萬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3條。四是實現城市環境衛生大提升。實施了生活垃圾處理、建筑垃圾消納和資源化利用、污水處理等工程。新建改造公廁13座,疏通排水管網6500米。投入資金420萬元,購置先進環衛車輛等設備28臺,中心城區機械化清掃率達85%,降塵灑水增加到每日6次。
四、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一是治理亂擺亂占。全面清理文化路鋼材市場,清理鋼材等店外店260余家;對城區主次干道流動攤點進行全面取締,對沿街商鋪店外經營全面規范,主城區夜市燒烤大排檔全部入室入院經營,對落地廣告牌即時銷毀,累計取締落地廣告牌60余塊。二是取締亂扯亂掛。對全區拉網式排查,杜絕條幅廣告,清理店外亂扯亂掛520余處。三是治理亂停亂放。聯合交警、住建等部門,對全區停車泊位全面規劃施劃復新,施劃機動車停車泊位2500余個,非機動車停車泊位5600余米。安排專人對亂停亂放車輛進行疏導引導,有效解決了車輛亂停亂放現象。
五、以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為主線,提升市民文明奉獻意識。一是積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規范志愿服務行為。運用多種宣傳手段普及志愿服務知識,傳播志愿服務理念,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啟動了“為創城添光彩”志愿服務活動。二是加大志愿服務獎勵回饋力度。積極推樹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制定了志愿者星級評定和回饋制度,積極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三是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社區廣泛開展扶貧、助殘、旅游、鄰里守望等志愿服務活動。在農村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文明風尚宣傳普及、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法律援助、心理健康疏導等志愿服務活動。義工協會、“小雨點”公益社、“黨員先鋒”、指南針等志愿服務隊伍形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