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松則大廈傾。”臺兒莊區澗頭集鎮黨委以“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振興”為中心,把黨建工作同基層政權、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相融合,大黨建的格局逐漸形成,黨建引領下的澗頭集鎮正朝著生態、富裕的幸福之路大步邁進。
澗頭集鎮黨委下轄51個黨支部,1900多名黨員。為不斷推動黨的新時代方針政策在澗頭集鎮的貫徹落實,2023年以來,澗頭集鎮新一屆領導班子先后召開專題會議16次,圍繞抓好黨建促振興的思路,討論研究發展規劃及目標定位。通過分析論證,圍繞水泥、建材、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為主的工業產業布局,確立了運南產業新區、邊界商貿重鎮、生態幸福家園“三大發展目標”,力爭打造成臺兒莊區新時代創新發展的先行鎮、鄉村振興的新標桿。實施村集體經濟三年增收計劃,發展按揭農業,培養黨員雙帶示范戶1000余戶,強化黨建示范點建設,建立黨員扶貧示范基地16個,使黨建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基層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黨建引領地位進一步鞏固。
群眾服不服、村民富不富,關鍵要看黨支部。薛莊村是市級黨建示范點,在黨旗引領、強村筑夢、黨建品牌打造過程中,圍繞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堅持學到位、用到位、做到位,積極組織黨員獻計獻策共謀發展,挖掘內部潛力,增強造血功能,把土地進行流轉,搞好沿街商鋪發展、把市場進行整治,同時發展外部力量,利用外面黨員的示范帶頭人作用,回家帶動困難戶致富,目前薛莊村流轉閑置土地100畝,發包林果地50畝,利用閑置廠房2處,建設來料加工點3個,農貿市場一處,增加村集體收入。村黨支部書記王玉龍說,“村班子由弱到強,成為市級黨建示范點,首先是黨員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其次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體黨員獻計獻策、共謀發展的結果”。
該鎮小山子村原來是典型的軟弱渙散薄弱村,村干部換了一茬又一茬,村集體收入微薄,各項事業落后,召集黨員開會有些人都不愿參加。新一屆領導班子多次調研把脈,召開全村黨員、群眾代表研討會,同時還深入到戶,傾聽群眾的呼聲,摸清問題所在,制定整改方案、發展措施,從小事做起,從老百姓關切的事做起,事事同老百姓商量。通過民主決策,將村里的100多畝機動地收回,拍賣競標的方式重新發包,盤活扶貧廠房和三個溫室大棚,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余萬元。如今的小山子村家家通上了硬化水泥路,廁所革命讓村里更加整潔衛生,工作活力不斷增強。
為不斷提高“零距離服務”的質量,澗頭集鎮黨委投資近百萬元,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設有服務大廳、閱覽室、健身房、黨群活動室等,為群眾提供優質的全方位服務。同時實施黨建引領服務,黨員掛牌上崗,讓黨徽在促進鄉村振興、提升生態環境、
壯大集體經濟上閃光,讓黨建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緊扣發展新格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先行鎮、產業融合的生態鎮、鄉村振興的示范鎮。(本報記者 王兆虎 通訊員 張濤)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9/19/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