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兒莊區深刻把握新時代法治建設與道德建設的內在統一性,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貫穿法治建設各環節的靈魂主線,積極探索融入路徑、創新實踐載體、健全長效機制,努力使法治成為核心價值觀的堅強保障,讓核心價值觀成為法治建設的精神內核,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崇德尚法、良法善治的良好環境。
強化制度供給與審查,筑牢價值融入的法治根基充分發揮制度在法治建設中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從源頭上確保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體現價值導向。一是嚴把規范性文件“價值關”。在區政府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中,將是否符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等核心價值要求作為重要標準。2025年上半年審核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范性文件、政府合同、政策文件等共17件,提出審查意見44條,有效防范“有違公平”“有損誠信”等制度性風險。二是倡導行業規范“價值引領”。積極引導和規范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依法制定行規行約和職業道德準則,將“敬業、誠信”等要求融入行業自律規范,把“忠于法律、勤勉盡責、誠實守信”作為律師執業基本規范的核心內容;指導消費者協會強化“誠信經營、公平交易”的行業倡導。
深化法治宣傳教育,浸潤價值認同的思想土壤將普法宣傳作為傳播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推動法治精神與價值理念同頻共振、入腦入心。一是結合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大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八五”普法規劃,把普法融入法治實踐、基層治理、日常生活。充分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5月民法典宣傳月、“12?4”憲法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宣傳,在全區范圍內營造了“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深耕青少年“法治德育”融合教育。組織法治副校長先后到臺兒莊古城學校、開發區彭樓中學、南洛小學等開展“法治進校園”普法系列活動,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校園欺凌、網絡文明等熱點,強化規則意識、責任擔當和公德教育。通過模擬法庭、道德思辨會、法治文藝創作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德治”扣子。三是建強基層“法德文化”陣地。在區法治文化公園、各鎮(街道)法治文化廣場、村居法治宣傳欄等陣地建設中,有機嵌入核心價值觀主題雕塑、格言警句、榜樣事跡。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常態開展“法德講堂”“家風家訓與法”講座,營造抬頭可見、駐足可觀的濃厚氛圍。
優化公共法律服務,彰顯價值導向的法治實踐將法律服務過程作為踐行和弘揚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讓群眾在每一個法律服務事項中感受公平正義和道德力量。一是在矛盾化解中融合“法理情”。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人民調解工作中倡導“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圍繞社會矛盾糾紛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全面做好社會風險隱患排查工作。上半年共開展排查72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40件。對復雜矛盾糾紛,發揮一站式矛調中心作用,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二是在法律服務中體現“公平暖”。深入開展“法援惠民生”系列行動,重點為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等群體提供高質量法律援助,嚴把案件質量關,確保其合法權益得到平等、公正保護,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7件。
下一步,臺兒莊區將繼續深化探索,不斷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廣度和深度,著力在完善融入機制、創新實踐載體、提升融合質效上下功夫,努力使法治建設始終充滿道德的滋養、閃耀價值的光芒,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臺兒莊貢獻堅實的司法行政力量。
(https://hb.dzwww.com/p/p5wN2MsR33.html?f=00000v&r=w3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