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兒莊區,一間“小發明工作坊”正悄然點燃青少年的創新之火。這間2021年3月由九三學社臺兒莊區支社創建的小發明工作坊,由中國發明家協會會員、全國優秀科技輔導教師李文學擔任執行負責人,已開辟出一方融合創新思維與動手實踐的育人天地。
小發明工作坊的教學模式獨具匠心——全國首創“創新方法+木工非遺”雙軌育人。李文學帶領團隊提煉出“標、法、工、畫、仿、引、展、報”的“發明創造八字法”,形成靈活高效的閉環教學流程,激發了學生濃厚興趣。
從棗莊三十九中到臺兒莊區明遠實驗小學,工作坊足跡已覆蓋5所中小學校,累計開課40余場,惠及師生超5000人次。孩子們在工作坊系統學習發明原理,并基本能夠自主繪制簡單的圖紙,逐步實現從“創意”到“創客”再到“發明”的蛻變。該支社無償投入經費,為學校訂閱科技圖書雜志2000余冊,捐贈工具設備30余套。
李文學作為工作坊的靈魂人物,對發明創造懷有熾熱激情。當支社提出創辦構想時,他立刻投身其中。面對無教材的困境,他結合實踐經驗自主編寫教材;為充實教學內容,連續四年擔任全國校園發明創意大賽評委,每年評審近200件作品,常熬夜至凌晨分析案例,將優秀作品轉化為教學課件。安全監管是另一種挑戰,他全程緊盯學生操作,及時糾正工具使用錯誤,防范打鬧風險。高強度工作令人疲憊——兩節課加往返兩小時自行車通勤后,他常累得動彈不得。
四年耕耘結出豐碩成果。2022年1月,工作坊助力棗莊三十九中成功加入中國發明協會,搭建起更高發展平臺。學員創新實力顯著提升,在全國發明創意大賽中斬獲1銀4銅,《一種方便晾曬的拖把》獲銀獎,《貝殼蓮花燈》《月球上的家》等摘銅。七年級學生劉廣治的感悟文章發表于《發明與創新》雜志。支社總結的《發明創造“八字法”》教學論文登上專業期刊,社員申報兩項發明專利。(記者 劉振江 通訊員 賈禮章 何麗)
(http://www.zzrbw.com/zzrbPaper/PC/layout/202506/21/node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