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棗莊市“巾幗榴聲”暨山亭區“移風易俗樹新風 巾幗先行倡文明”主題宣講活動在山亭區山城街道柴林社區舉行。市婦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三級調研員田傳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永平,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婦聯、區民政局、山城街道等相關同志及柴林社區80余名居民群眾參加活動。
山城街道婦聯主席張會從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生活、崇尚科學、家庭美德等五個維度,為居民宣讀移風易俗倡議書。紫薇社區劉春廷以“移風易俗樹新風 文明之花綻萬家”為主題,從鄉村振興戰略高度解讀移風易俗,用“厚葬薄養”與“生前盡孝”的對比,戳中傳統陋習痛點,號召居民破除陳規舊習,弘揚時代新風。水泉鎮李世芳講述的孝老愛親故事令人淚目。十年如一日照顧患病公婆的她,讓“百善孝為先”的古訓煥發新生機。區婦聯婚姻輔導中心志愿者張靜以“共建幸福家庭”為切入點,通過剖析“物質婚戀觀”的誤區,倡導以愛情為基石的婚姻理念,現場居民頻頻點頭認同。區教體局家庭教育教研員王佃梅則將家風建設與教育融合,用“曾國藩家訓”等家風故事串聯現代家庭教育案例,揭示“好家風就是最好的起跑線”的深刻道理。
活動中,穿插了移風易俗戲曲展演,“彩禮高如山,壓彎青年肩……”民間藝人李傳文的山東小鼓《勸紅妝》《改陋習》,以“咚鏘咚鏘”的節奏唱出天價彩禮的弊端。“移風易俗好處多,勤儉持家福滿窩……”褚慶玲等演員帶來的蓮花落《移風易俗新風尚》,用方言俚語編創的唱詞,將“厚養薄葬”“鄰里互助”等理念融入輕快旋律,讓文明新風隨著竹板聲傳入人心。
活動尾聲,在一樓大廳互動區,大家積極參與移風易俗漆扇制作,在扇面上渲染色彩,在藝術創作中接受文明新風的熏陶。巾幗志愿者現場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彩頁,引導大家樹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從理論宣講到文藝展演,從倡議發出到互動體驗,這場活動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文明理念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我們相信,移風易俗的種子已在千家萬戶生根,終將綻放出更加絢爛的文明之花。
(https://iapp.stqrmtzx.com/share/YS0yNDMtMzk1MTAzMjM.html?cversio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