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兒莊區“魯風運河”古城文化廊道獲評2024年度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昔日受困于“山套”“河套”地理瓶頸的“山東南大門”臺兒莊,如今因路而興,因路而美。近年來,臺兒莊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將其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性工程,高標準推進、創造性實踐,成功探索出一條具有臺兒莊特色的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路網升級,百路暢通實現“雙百”突破
聚焦“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提升等級路”,累計投入約2.76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10.8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048.299公里,自然村等級公路通達率、行政村四級公路覆蓋率均達到100%,率先實現“雙百”目標!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脈絡、村道為毛細血管的完善路網體系全面形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徹底成為歷史,群眾出行邁入“暢安舒美”新階段。
交旅融合,最美公路激活全域旅游
依托豐富的運河文化和旅游資源,臺兒莊區創新實施“交通+旅游+產業+文化”融合發展模式,將“四好農村路”打造成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黃金通道”。
旅游廊道串起詩與遠方。投資1.5億元打造91.162公里“魯風運河”旅游廊道,以國家5A級景區臺兒莊古城為核心,串聯雙龍湖濕地觀鳥園等12處景點。匠心融入運河元素與生態綠化,春季櫻花爛漫,秋季銀杏金黃,成為享譽全國的風景線,日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成功入選全國交通與旅游融合示范案例。
智慧服務區破界創新。將“高速出口即旅游入口”的創新理念融入高速服務區建設,京臺高速臺兒莊大運河服務區成為全省首個集高速出口、旅游入口、網紅打卡點于一體的“交旅融合”智慧服務區,榮獲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際繆斯設計金獎等多項殊榮。其連接的運河南堤風景旅游大道,將徐州至臺兒莊古城車程縮短至40分鐘,輻射蘇魯兩省20余處4A級以上景區,帶動區域旅游收入增長35%,成為省際旅游合作的標桿工程。
路衍經濟,產業環線帶動鄉村興旺
“四好農村路”成為激活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催化劑”和“放大器”。
特色環線聚鏈成勢。創新“四好農村路+產業”模式,打造多條特色產業帶。黃邱山套地區“桃醉山鄉”環線串聯萬畝桃園、肉牛產業園,打響特色品牌,帶動甜桃、秋西瓜等綠色產業蓬勃發展;泥溝鎮“農路+現代農業”環線集聚蘑菇、靈芝等產業,形成規模效應。2024年上半年鄉村游接待超100萬人次,旅游消費達2億元。
電商物流雙向奔赴。推進“多站合一、一站多用”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開通12條城鄉公交線路,投放124輛公交車,實現建制村通客車全覆蓋。構建“互聯網+農村物流”體系,建成196個農村物流網點,聯動200余個電商孵化園、淘寶村。讓臺兒莊大戰文創、邳莊泥塑等“非遺好物”及特色農產品通過便捷路網走向全國,2024年農產品線上銷售額突破1.8億元。
路美鄉興,長效機制守護文明新風
農村公路建設不僅改善了通行條件,更重塑了鄉村風貌,提升了治理水平,成為傳播文明的新載體。
美學公路留住鄉愁。將“戶戶通”工程與鄉村美學深度融合,在23個示范村推廣“特色鋪裝+庭院美化”。澗頭集鎮孫蘇莊村彩色瀝青巷道配青磚花墻,邳莊鎮滄浪廟村利用舊石板、磨盤打造鄉愁景觀小品,既節約成本又留住了鄉愁記憶,道路成為“會說話的鄉愁博物館”。
路長制串起共治網絡。建立完善的區、鎮、村三級“路長制”,管理機構設置率、列養率、愛路護路村規民約制定率均達100%,中等及以上好路率超89%。群眾共建共享熱情高漲,累計清理“三堆五垛”12萬處,主動植綠種花20萬平方米,鄉村環境煥然一新。
從大戰故地到振興熱土,臺兒莊區用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鋪就了產業興旺的“致富路”、生態宜居的“幸福路”、文明善治的“連心路”、區域協同的“開放路”。這不僅是破解發展瓶頸的民生答卷,更是臺兒莊區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奮力譜寫交通強國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的生動實踐。未來,臺兒莊區將繼續沿著這條康莊大道,闊步前行,讓“四好農村路”成為展示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圖景的亮麗名片!
(https://mp.weixin.qq.com/s/yQAZcBmbr1aUy-SZHqtQ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