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位于馮卯鎮政府駐地,由老黃煙站改建而成,與馮卯鄉村振興講習所一體共建。馮卯鎮黨校是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依托獨有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革命實踐等資源優勢,打造的以黨員教育為主,覆蓋社會各界的黨性教育基地。馮卯鎮團委依托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在黨建引領下,通過開展黨的政策宣講、大學生社會實踐鍛煉、“榴棗歸鄉”、學雷鋒志愿服務、“青春建功鄉村振興”等系列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賦能青年能動新活力,全面建設幸福馮卯和實現馮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著青春力量。
一、主要做法
(一)黨建+陣地,賦能青年把握時代脈搏
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在改造過程中,堅持不搞大拆大建,保持特色風貌,建筑和設施修舊如舊,簡單古樸,但是功能互搭,相輔相成,為黨校培訓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有容納150人以上的大講堂,有個性化教學的第二講堂和第三講堂;供學員閱讀學習的書香小院——小鎮閱覽室,有容納150人就餐的煙花餐廳;有供學員休憩、展演的音樂草坪;有容納200人住宿的金蝸牛露營小鎮。馮卯鎮團委依托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便利條件,把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通過組織年輕干部讀書會、年輕干部二十大精神宣講會等活動,讓青年干部充分把握時代脈搏,將青年的動力、活力與創造力在黨、團的旗幟下凝聚。
(二)黨建+培訓,賦能青年提升理想信念
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總要求,科學制定培訓課程,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開設政治理論宣講、公共知識培訓、專業技能提升、農業經營管理培訓等專題課程。馮卯鎮團委以培訓為抓手,加強組織領導,把黨建工作與共青團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開展專題研討交流6場次,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青少年身邊,引導青少年有“共鳴”、能“共情”;常態化開展制度自信和意識形態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開展“榴棗歸鄉”、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活動10余場次,直接影響覆蓋青少年300余人。
(三)黨建+實踐,賦能青年掌握專業知識
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結合馮卯實際,以鄉村振興為主題,設計了黨性教育、民俗文化、美麗鄉村、全域旅游、特色農業、文明實踐等6個專題學習路線,制定了黨性教育、美麗鄉村、農業公園、休閑漁業、旅游營地5類現場教學點,每一處現場教學點都配有現場教員進行現場講解、播放專題紀錄片等學習資料,形成了現場教學、課堂教學、影視教學、藝術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依托便利優勢,馮卯鎮團委通過舉辦“鄉村好青年”專題培訓班,采取“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等多種方式,通過講授金融扶持政策、農村電商直播銷售等課程,為鄉村好青年賦能專業知識,將理論知識和先進經驗轉化為提升自我、推動工作的動力,讓青年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建功立業、綻放光彩。
(四)黨建+產業,賦能青年發揮專業特長依托
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5類現場教學點,馮卯鎮成立了環巖馬湖片區,包含巖馬水庫紀念館、美麗鄉村活力李莊、金山田園農業公園、洪旺水產養殖合作社、金蝸牛巖馬湖房車露營公園、巖馬湖梅花鹿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特色產業。馮卯鎮團委通過積極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開展鄉村好青年遍訪工作180余人次,對全鎮好青年進行動態調整,優化鄉村青年人才隊伍結構,保留了68名好青年,結合環巖馬湖片區產業,充分發揮青年的專業特長,助力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工作貢獻青春力量。
二、取得成效
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成立以來,馮卯鎮團委累計開展“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寄語精神”、“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實踐114次,與山東農業大學、煙臺大學等高校合作創建培訓基地,山東理工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棗莊學院、濟南大學、山東管理學院等高校到馮卯鎮黨校開展暑期實踐項目,累計350余人次,其中2024年山東理工大學社會實踐項目榮獲山亭區暑期大學生實踐二等獎,成功與簽約山東理工大學簽約為山東理工大學社會實踐基地。
環巖馬湖片區產業持續發展壯大,片區內居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300元,人均儲蓄額達到5萬余元,村集體收入全部突破10萬元,其中50萬元的村2個,100萬元的村2個。
馮卯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榮獲省級黨員教育培訓陣地、市鄉村振興培訓基地等榮譽稱號,馮卯鎮團委榮獲全市共青團系統表現突出集體。
三、下步打算
馮卯鎮將牢牢把握黨建與團建工作的正確方向,持續抓好青年干部培養工作,保持好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沖勁、韌勁,充分發揮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引領團員青年積極投身鄉村建設,激勵引領廣大青年人才返鄉興鄉、建功立業。
(https://mp.weixin.qq.com/s/qRkUqNPMOLgEjxio-2oy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