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社區網格治理工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持續優化網格架構,健全網格隊伍,提高服務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棗莊市臺兒莊區運河街道沿河社區結合實際,推行“輪值社區書記”“輪值網格負責人”工作模式。
沿河社區有15個基礎網格,在社區黨總支下劃分為三個網格支部,形成網格長、網格負責人、網格員、樓長“四級網格”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在輪值周期內,輪值網格負責人在輪值社區書記的帶領下開展網格工作,帶領基礎網格員到各網格開展巡護走訪、隱患排查、矛盾調解等為民服務事項,確保居民的急事難事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真心巡護走訪
當好居民的“知心人”
各網格員日常深入小區、聯系群眾,不僅讓居民“臉熟”,更讓居民“心想”,使居民在遇事時第一時間想到向網格員反饋問題、訴說難題。網格員真抓實干,利用好社區網格信息“數據庫”,并做好及時更新和維護,切實掌握網格內低保戶、殘疾人、重點幫扶人員、流動人員等詳細信息,做到心中“有本賬”,嘴上“一口清”。
耐心化解矛盾
當好居民的“貼心人”
深入轄區網格內了解居民生活現狀,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梳理群眾遇到的急事、難事、煩心事,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并根據矛盾糾紛類型、涉及人員類型、緊急情況和事態嚴重程度制定調解策略,因人因戶進行“把脈式”研判,耐心疏導、解開心鎖,巧妙化解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
專心講解政策
當好居民的“宣傳員”
社區三大網格的網格員就是流動的“播報員”,居民醫療保險、警惕電信詐騙、安全用氣用電等與居民群眾息息相關的惠民政策和生活常識,不論是在沿街商鋪還是樓院居民,他們走到哪里就宣傳到哪里,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同時,依托“鄰里一家親”為民服務活動載體,在傳統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趣味套圈、文藝匯演、健康義診等活動,切實滿足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需求,為傳播文明實踐新風尚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細心排查隱患
當好居民的“安全員”
通過日常公共設施排查、走訪入戶摸排,及時發現、提前介入,力爭就地化解,從“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邁進。網格長們每到一處都要反復叮囑各場所負責人,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加強日常排查,提醒他們注意及時關閉電源、火源、氣源,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真正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力爭為居民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小小社區,千頭萬緒,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靶【W格”承擔著基層社會治理的“大任務”,運河街道沿河社區將繼續在基層治理中化身“多面手”,守好“轄區園”。以網格員多面化為抓手,“多面”網格員“穿針引線”,織密基層治理的一張網,織出居民的美好幸福生活,為基層治理注入“一池活水”。
(https://mp.weixin.qq.com/s/STf6SNVCr_sjgABbsqzz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