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空閑時間有個地方練練書法,和高手們交流一下心得,是棗莊市薛城區新城街道凱潤社區王明玲等退休老人“向往的生活”。
如今美夢變成現實。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將基礎的辦公場所外的其他空間,改造成“一老一小”學習、活動場地,書法室、舞蹈房、婦女兒童之家等功能室成了居民們的“幸福家園”。
凱潤社區成立于2014年,共有31棟樓,常住人口4800余人。近年來,社區黨委把居民需要作為社區工作的“指揮棒”,通過陣地更新、網格助力、文化賦能等有效舉措,精心打造“紅心潤居 服務為民”黨建品牌,以黨建引領社區建設,更好地服務全體居民。
陣地更新
“如今,無論晴天還是刮風下雨,在我們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的功能室里,都會有老人或揮毫潑墨,或翩翩起舞,或吹拉彈唱。許多退休老人一有空閑就到社區學習、娛樂,整天忙得不亦樂乎。”日前,走進凱潤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舞蹈房,看著十幾位老人歡快灑脫的舞蹈,社區黨委書記殷帥介紹。
按照“辦公面積最小化、為民服務最大化”的理念,凱潤社區最大限度精簡辦公面積,優化整合各類活動場所,新建、改造了集黨建活動、教育培訓、形象展示、居民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黨群服務陣地,設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紅心驛站、黨員活動室、心理咨詢室、婦女兒童之家、書法室、舞蹈房、鋼琴房等10多個功能場所。
如今,一個個功能室變成了社區居民的“好去處”,婦女兒童之家、書法室、舞蹈房、鋼琴房等更是成為社區“一老一小”的“新樂園”。陣地更新讓“一老一小”的精神生活既豐富又充實,其樂融融的幸福新圖景每天在這里輪番上演。
網格助力
今年5月底,凱潤社區居民張女士拿著一面繡有“系民情解民憂 排民困暖民心”的錦旗,送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握著網格員岳云的手連聲道謝。前不久的一天下午5點多,岳云在社區一號樓巡查時發現一位老人突然發病,第一時間撥打120將老人送到醫院,掛號繳費,跑前跑后,一直陪護到老人家人趕到才離開。
凱潤社區根據社區31棟樓69名黨員的實際情況,設立了3個黨支部,精細劃分9個大網格66個微網格,每個網格都配備了一名專職網格員和一支由志愿者、老干部、黨員、樓長、片區網格警等組成的專職隊伍,服務和管理200戶左右的居民,平時按照“一走訪、三必到、六必訪”工作方法,及時梳理居民“微訴求”,第一時間反饋到社區黨組織,助力居民幸?!皾M格”。
今年暑假期間,社區有些居民子女出現了暑期“看管難”的問題,社區網格員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及時反饋給社區黨委,社區充分利用場地、資源等優勢,聯合工會、婦聯、思源社工等,舉辦了“真情暖童心 相伴護成長”公益暑托班,開展了“心理游園探索記”等活動,引領孩子們積極參與沙盤游戲、曼陀羅繪畫等心理成長探索場景和團體活動,讓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心理活動項目中滋養心靈,樂享暑期時光。
文化賦能
“書法有五種書體,分別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前不久,凱潤社區二樓大講堂內,薛城區書法家協會的蔣新玉正在給社區書法愛好者講解書法知識。
一樓書坊內更是熱鬧非凡,書法家們或開設講堂,或展示作品,或現場書寫贈送,給社區居民帶來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
邀請專家開展文化活動的同時,社區黨委還充分發揮“五老”及文藝特長人士作用,組建多元化的文體活動隊伍,目前已有京劇、非遺陶笛、口琴、葫蘆絲、薩克斯、老年人舞蹈、模特隊等文體活動隊伍12支,今年已開展文化活動100余場次,社區居民1600余人次參與其中。
“以文化人”,是凱潤社區打造“紅心潤居 服務為民”黨建品牌、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的又一舉措,今年以來,社區利用節假日,先后舉辦了“花現美好 只‘櫻’有你”櫻花節以及“2024幸福鄰聚力 齊樂龍龍鬧元宵”小型元宵喜樂會等活動,開展了“閱動春光 樂享新知”“童心向黨 紅船啟航”“暖心重陽”信用健康義診、中醫文化進社區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持續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居民幸福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記者 張環澤 孟令洋)
(https://mp.weixin.qq.com/s/O852qp3pvAIOQDdvbVhx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