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3日,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暨“企業滿園”三年攻堅突破行動推進會議召開。這次會議,一共現場觀摩了29個項目,普遍質量高、賽道新、后勁足,呈現出“高、大、新、實”的鮮明特色,讓人倍感振奮。
會議對下一步促進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園區發展煥新升級提出了明確要求。會議指出,要堅持外引內育,厚植抓項目強園區的實體根基;培優企業主體、夯實抓項目強園區的關鍵支撐;優化功能定位、筑牢抓項目強園區的載體平臺;健全工作機制,凝聚抓項目強園區的攻堅合力。
項目是第一支撐,園區是第一陣地。謀劃項目重在主動作為,各級各部門要全面推行“市區聯動、政企協同、專班負責”模式,集中謀劃一批重大交通、水利、城市更新項目以及5G、大數據和超算中心等新基建項目。要因勢而變創新招引模式,強化以園聚產、建圈強鏈意識,依托鏈主打造特色園區,引導上下游企業集群式落地、抱團式入駐,實現“開園即滿園、滿園即滿產”。推動低空經濟加速騰飛,同時要緊盯人形機器人、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深入挖掘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文化旅游等場景資源為前沿成果搭建驗證平臺,變“給政策”為“給機會”,蹚出以場景換項目的新模式。要始終從“客商需要什么,我們提供什么”思路出發,探索供需匹配合作共贏模式,把“做得要比說得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的理念貫穿項目招引落地全過程,以先進招商模式和一流營商環境贏得主動贏得優勢。
企業是項目建設的源頭,也是園區發展的支柱。要堅持以工業企業“8010”三年對標登高行動為抓手,積極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資本助力的多元化培育體系,持續釋放企業對擴投資穩增長的集成效應。突出分類幫扶助力擴規增產,深入實施中小企業培育“涌泉計劃”,探索建立“微成長、小升高、大變強”儲備庫,動態篩選市場前景好和潛力大的企業入庫重點輔導。技術改造和產研對接是企業降低成本、提升質效的重要方式。支持行業骨干與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和戰略聯盟,積極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和管理模式創新,探索布局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推動更多前沿成果實現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應用。
園區是承接項目落地、承載企業發展的主陣地。要統籌推進以園育產、以企興園,持續完善綜合配套與公服設施,真正將園區打造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動能轉換的集聚區。要始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對投資規模大、支撐帶動強的優質項目明確專班推進、提級辦理,統籌調配各方資源,集全市之力滿足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需求。
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也是園區建設的生命線。項目建設和園區發展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需要各級各方面協同發力系統推進。推動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實現園區企業擴量提質,關鍵在人、核心在干。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引領,持續增強執行力和落實力,加快形成“千方百計抓項目、凝心聚力強園區”的生動局面。
當前我市正處在“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的關鍵時期,推動實現“增速進位、總量前移”,尤其需要重點項目和產業園區作為關鍵支撐。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昂揚的奮斗姿態,錨定目標不動搖,只爭朝夕加油干,以大抓項目、突破園區的實際成效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作出積極貢獻!(棗莊日報評論員)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4-11/14/content_7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