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我市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文藝匯演舉行。
灼灼韶華,篤行致遠。正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之際,棗莊市政協牢記使命,勇毅前行。
因地制宜打造“有事棗商量”協商品牌,組織重點協商活動40余次,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議300余條;立足為基層和群眾服務,建設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廳145處,召開協商會600余次,開展利民惠民活動500余次……一份份務實精準的建言,體現了服務大局的擔當作為;一個個奮楫篤行的身影,映照了為民盡責的初心底色;一次次創新發展的實踐,標注了市政協為國履職的使命擔當。
凝聚最大共識,匯集民智民意,竭誠服務發展,是新時代人民政協肩負的神圣使命。十一屆棗莊市政協聚焦中心大局,強化政治引領,突出主責主業,以高質量履職推動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推動各項工作實現提質增效,在中國式現代化棗莊實踐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交出了一份厚實的履職答卷。
加強政治引領 鑄就政協品格
堅持黨的領導是75年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市政協深刻把握政協之政是政治之“政”,始終把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貫穿履職全過程、各方面,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引領政協各項履職活動行穩致遠。
堅定政治信念。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落實好“第一議題”制度,政協兩級黨組示范引領帶動全體政協委員,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扛牢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政協黨組的主體責任,健全政協黨組領導下的黨建組織體系。修訂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建立政協黨組成員聯系相應界別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設置專門委員會功能型黨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
嚴守紀律規矩。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放在突出位置,嚴格按黨性原則辦事、按政策法規工作,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堅決做到黨委有部署、政協有響應、委員有行動。
落實主責主業 展現政協作為
市政協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準確把握政協協商性質定位,推動政協協商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打造特色協商品牌。各類協商活動、協商平臺規范使用“有事多商量”協商品牌,將“有事棗商量”確定為棗莊市政協特色品牌,用品牌的力量吸引和凝聚更多委員和群眾參與進來,構建起覆蓋全市四級的協商網絡體系和上下貫通的協商格局。
建設委員協商平臺。把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廳建設到基層社區、工作一線和群眾身邊,打造融委員活動室、為民服務點、社情民意收集站“三位一體”的政協委員基層工作平臺,推動委員下沉基層、聯系群眾、服務社會。出臺配套制度,建立工作機制,召開全市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廳建設提升推進會,加強調度指導,開展年度考評,提升委員協商議事廳運行質效。
提升協商規范化水平。以調查研究開路,堅持不調研不協商、堅持調研不透不協商,制定了《協商工作規則》《重點協商活動組織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規范,明確了調研活動8個步驟和協商活動6個環節。堅持市委常委會會議審定協商計劃,建立健全黨政領導領辦政協重點提案制度及提案辦理協商推進落實機制,使政協協商活動更嚴肅、更鄭重、更規范。去年5月,市政協黨組制定了《關于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確定了12個方面28個調研課題,明確每位班子成員和委室主任每年至少完成一項調研任務,進一步夯實了政協協商扎實有效的工作基礎。去年,組織重點協商活動15次,提出建議85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示21件次。
深化文史研究 激揚政協情懷
市政協發揮政協文史“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入實施棗莊歷史文化“三項工程”,大力營造文化研究氛圍,推動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組織實施棗莊歷史文化研究。成立棗莊市政協文史館,與棗莊學院聯合成立了棗莊文史研究院,聘請省政協原副主席王志民、全國政協常委王學典等高層次專家學者擔任總顧問。計劃用5年時間對棗莊歷史文化進行系統挖掘、整理和研究,編纂《棗莊通史》等歷史文化叢書。
開展“畫里棗莊”美術創作工程。聯合省美術家協會、市文聯共同推進,成立了領導小組、搭建了組織機構,聘請了以省美協主席為組長的專家組,計劃以棗莊歷史人文、秀美山川、風土人情為創作題材,創作60幅反映棗莊從遠古時期到現代發展過程的美術作品,打造“畫里棗莊”美術創作品牌。聯合中國國家畫院舉辦棗莊·榴實正紅全國名家石榴主題美術創作展覽活動,計劃12月份在北京展出。
建設政協書房。分批次在已建成的145處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廳同步建設政協書房,構建遍布基層社區的市民閱讀點,以政協書房創建帶動城市書屋建設,以政協委員讀書帶動全民閱讀,營造全民讀書濃厚氛圍。
發揮委員作用 彰顯政協擔當
市政協突出委員政治性、先進性、代表性,發揮委員影響力、號召力,引導委員當好黨的事業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發揮政協常委示范引領作用。制定了常委會關于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探索實行常委領銜的“常委+委員+專家學者+N”的工作模式,讓常委站前排、挑擔子。今年,圍繞“強工興產、轉型突圍”、鄉村振興、社會事業領域的大事要事,確定了28項重點工作,每項工作均由常委領銜,做到每名常委心中有責任、肩上有擔子。
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強化委員界別意識,加強委員與界別群眾的聯系,推動委員下沉基層、走進群眾,了解界別群眾所思、所盼,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反映界別群眾的呼聲和訴求,團結引導界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
激發委員履職活力。認真落實《關于政協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實施辦法》,豐富委員履職載體,堅持一年一個主題,扎實開展委員“大學習大調研大聯誼”活動、“守正篤行 正道致遠”委員學習實踐活動。建立委員到社區“雙報到”制度,完善委員履職考評機制。成立市政協青年委員工委、婦女委員工委、委員權益工委,引領界別委員做政協委員中的“超燃后浪”“鏗鏘玫瑰”“法治后盾”。
加強自身建設 樹立政協形象
建設“和合政協”。制定了《關于開展“和合政協”機關建設的意見》,確立了“團結和諧、實干有效”的工作理念。開展了紀律作風整頓暨“團結奮進·和合有為”學習教育活動,營造在政協、知政協、愛政協、為政協的良好氛圍,打造“尚德、尚文、尚賢、尚同”的新時代政協機關。
建設“書香政協”。成立政協書院,每月舉辦1期委員大講堂,目前共舉辦21期。開展了系列委員讀書、薦書、捐書活動,去年開展“明德悅讀群”“議企讀書”“書香沙龍”等線上線下學習、座談交流、讀書分享活動327次,參加委員累計3000余人次。
建設“活力政協”。創新領導模式,將主席會議成員編入界別,直接組織推動界別工作。創新工作模式,變委室推動為常委推動,實施常委領銜的“常委+委員+N”的履職路徑,召開青年委員青年干部座談會,激發干部隊伍工作活力。創新制度模式,召開專門委員會工作座談會,修訂各專門委員會工作規則;制定常委述職辦法、委室工作考核辦法等,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用機制提效。
清風浩蕩滿目新,踔厲奮發正當時。棗莊市政協將始終保持砥礪奮進的斗志、唯實惟先的作風、與時俱進的精神,堅持從政治之“政”的高度、制度之“治”的深度、政協之“責”的力度、聚識之“能”的廣度,抓好協商計劃組織實施,持續擦亮“有事棗商量”特色協商品牌,凝聚起“我就是棗莊、我奉獻棗莊”的磅礴力量。(記者 劉振江)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4-10/16/content_7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