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今年以來,棗莊市臺兒莊區泥溝鎮扎實推動數字化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數字技術優勢,進一步深化了基層社會治理“數字”融合和應用。
利用智慧農業“5G+平臺”
加快農業發展現代化
運用智慧農業“5G+平臺”系統,實現農業灌溉施肥的智能化、自動化,為夏糧豐收奠定堅實基礎。在泥溝鎮的高標準農田智慧農業示范園內,農戶僅需利用IC灌溉卡在智能水肥一體機上輕輕一刷,或是在手機上輕點操作鍵,水流經水泵加壓后,便能通過輸水管網順暢輸送至農田里,并依據土壤濕度、作物需水量等要素自動調節水量,實現農作物的均勻灌溉,為農民灌溉施肥提供極大便利。
利用視頻融合賦能平臺
實現秸稈禁燒智能化
推行“地面+空中”舉措,構建全鎮“人防+技防”的禁燒防范體系,實現秸稈禁燒防控的全覆蓋。為精準把控秸稈焚燒的苗頭,化解人工巡查視野受限、監管不到位的難題,依托棗莊市視頻融合賦能平臺,在全鎮范圍內安裝7個高位攝像頭,借助紅外熱成像和可見光的煙霧識別技術,對半徑2公里范圍的玉米進行秸稈焚燒和森林防火的火情視頻圖像采集,實現360°全方位監控。向各村支部書記、防火隊員開放系統操作權限,如發現疑似著火點,系統自動跟蹤、鎖定,并同步上傳報警信息,將火點所在位置及圖片發送給安裝手機客戶端的轄區相關負責人,工作人員依據地圖導航迅速抵達火點現場,及時處置火情,并依據監控對露天焚燒事件責任人員進行追溯,形成周密的空中“技防體系”。
利用“數智鎮街”平臺
推進社會救助精準化
將社會救助工作的開展與鞏固脫貧成果緊密結合,持續強化對低收入群眾信息的動態管理。針對省市反饋的大數據以及易致貧返貧人員數據庫信息,通過入戶或電話調查等方式,仔細甄別救助信息,主動探尋有無符合兜底保障條件的人員。充分發揮“大數據+網格化”的顯著作用,加強對民政、醫保、殘聯、慈善等民生信息的歸集、研判與應用。今年以來,通過由系統比對和上門摸排,實現“政策找人”、“救助上門”,精準服務低保群眾40余戶。
(https://mp.weixin.qq.com/s/TOxc5dLbcsaJ_IsdkItD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