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山亭區桑村鎮辛莊村積極開展美德信用建設,運用信用理念和信用方式,深挖誠信文化,優化創新“信用+”模式,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新格局,先后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村、棗莊市鄉村振興培訓基地。
“信用+文化宣傳”,提振發展自信
挖掘“辛”字古意,點亮誠信之光。“辛”在甲骨文中通“刑具”,警示眾人要“嚴以律己、遵紀守法、重諾守信”。為此,桑村鎮辛莊村整修村內廣場并命名為“法治廣場”,注入法治誠信元素,先后舉辦誠信故事展、法治宣講、“四倡四禁”等活動 9 次。
《釋名》曰:“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辛”字亦有“辛勤勞動、萬物收成”之意,寓意通過辛勤誠實勞動獲得收成。為此,桑村鎮辛莊村創立“辛心為民 辛勤新生”黨建文化品牌,建成鄉村振興實踐展館,全面展示辛莊村通過辛勤誠實勞動取得的發展變化。此外,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桑村鎮辛莊村集中展示村民“地契”的契約精神、村書記“公平秤”的守信諾言和“誠信包容”的新山亭精神,進一步增強村民誠信文化自覺。
“信用+積分兌換”,壯大集體經濟
制定村民誠信積分評價管理辦法,將誠信積分命名為“誠辛分”,實施積分兌現……桑村鎮辛莊村通過正向增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產品銷售量、反向減少支出成本的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桑村鎮辛莊村建立村民誠信檔案,嵌入網格化管理,以戶為單位采集信息,建立誠信檔案,詳細記錄家庭成員獲得信用積分、扣除信用積分情況,每月以戶為單位進行紅灰榜公示。
鄉村振興實踐展館設立“積分兌換”區域,引導村民利用信用積分兌換辛莊村鑫榮種植合作社生產的艾草、金銀花等村集體合作社產品,讓信用建設成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新路徑。
桑村鎮辛莊村聯合村內營業三十多年且誠信經營的小賣部,明確信用積分兌換方案,開展信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活動,實現生活用品靈活兌換,免去了村級募捐、采購、倉儲、兌換等環節付出的人工和時間成本。
“信用+志愿服務”,增強鄰里團結
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桑村鎮辛莊村建設集志愿者招募、活動、管理和休憩于一體的“志愿者之家”,成為服務志愿者的“主陣地”。今年以來,桑村鎮辛莊村已開展志愿活動 29 次,累計招募志愿者 306 人次。成立“辛事心辦”志愿服務總隊,制定了志愿者招募管理辦法等機制,根據隊員年齡層次、特長和村級服務需要,針對性下設不同領域分隊 6 支,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聚焦村級重點工作、群眾反映訴求、鄰里互助等需要,桑村鎮辛莊村對參與志愿活動的村民依據指標標準進行賦分,以小成本的積分獎勵逐步替代勞務雇傭,節省村級支出,解決群眾需求,促進鄰里和諧。同時,利用節省的資金,建設留守兒童服務站等惠民設施,讓信用“有價”又“有形”。
“信用+利民服務”,彰顯為民情懷
桑村鎮辛莊村出臺《村級獎罰措施清單》,設置一批村級“信易+”,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信用帶來的便利。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開通“誠信直通車”,線上線下為守信村民提供優先辦理、幫辦代辦和上門服務,讓誠信村民成為信用典范,提高村民參與信用建設的積極性。在村便民服務中心設置“共享工具欄”,集中存放村“兩委”置辦和村民提供的閑置工具,免費提供給守信村民使用,讓村民真切體驗信用價值,提升守信意識。與村內企業(包括合作社)協商,優先招工信用等級高的村民,提升誠信村民優越感,增強了村民獲得感。目前,已與 6 家村內企業達成合作,招收守信村民11 名。(大眾新聞記者 孟令洋)
(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1616545KSUIWQPPGVQ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