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米山頂村,群山環繞,綠意盎然。
一輛輛汽車環山而上,游客在明媚的陽光下賞山色錦繡;一個個穿著民族特色服飾的游客,在鐘靈毓秀的石林景觀拍照打卡;盤山而上,十八拐的“一步三縣”引人矚目……
6月初的米山頂村。
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米山頂村是棗莊市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北與平邑縣交界,東與費縣接壤,因米姓在山頂建村,故名“米山頂”。
“端午那天我的月餅就賣了五六百個,來自駕游的車輛得上千了吧。” 村民宋文霞在村口經營一間小商鋪,她口中的月餅是回族的特色美食之一,打造文化旅游村莊后,她的回頭客越來越多。
十八拐的“一步三縣”。
端午假期,米山頂村人潮涌動的背后,是當地立足特色農業資源,深挖本地文化內涵,讓鄉村旅游“動”起來,激活發展動能的生動實踐。郊野漫步、體驗少數民族特色美食、帳篷露營等鄉村游受到游客尤其是親子客群的青睞。
今天的米山頂村干凈整潔、古樸典雅,而多年前山亭區建區時,米山頂村是全區最窮的村,沒電、沒水,村民都在山頂上住,到鎮上去要走一個多小時。
“別看只有7.5公里山路,但以前都是泥路,自行車都進不來,哪兒像現在的‘彩虹路’,條條寬敞又明亮。”宋文霞說起村里的變化滿臉笑意。
米山頂村獨具特色的明清石板房。
2017年,米山頂村用省級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資金,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去年,這項“陽光增收”項目又進一步擴大,成為魯南最大的光伏發電片區,米山頂村年可實現發電收入6萬余元,可穩定增收25年,為村集體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
2020年,村里進行道路維修和擴寬硬化;2021年,米山頂村少數民族特色旅游食宿項目落成;2023年,米山頂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文旅研學項目啟動……行穩致遠,細心“落子”,發展這盤棋就漸漸活起來了。
“硬性設施上不去,其他都白搭。這些年,我們集中開展了基礎設施補齊、公共服務提升等工作。” 米山頂村黨支部書記米志華細數著這些變化,米山頂村投資30多萬元修建1處大口井,鋪設3100米地下管道,修繕1300米渠道,完成進村道路提升20公里,公交車站通到了家門口……
“光環境好還不行,得有自己的特色,米山頂濃郁的民族風情就是我們的特色。” 米志華說,“以民族文化為主題,打造團結交融文化村莊,來這里游玩、研學的都能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咱老百姓的小米、花椒、板栗等土特產也有了名氣和銷路。”
去年9月的棗莊梅花山自行車公開賽,也為米山頂帶來了人氣。
“村里現在不但有光伏產業、電商產業、林果產業,還有旅游產業,日子是越來越好,越過越有盼頭。”村民張德華告訴記者,他是村里生態公益崗的一員,平日里巡山看護林場。
獨具特色的明清石板房,十八拐的“一步三縣”區位優勢、鐘靈毓秀的石林景觀、巧奪天工的梯田風情……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村莊的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此同時,打造文化鄉村,厚植文化力量,激活發展動能……文化的浸潤讓米山頂村鄉村振興工作展現出勃勃生機。
(https://mp.weixin.qq.com/s/SwDIyaQZlVM3ZH_sigoy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