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兒莊區始終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積極整合土地資源、創新經營模式、做優品牌特色,著力打造農業支柱產業,促進農田增值、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相關工作經驗被國家交通運輸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刊發推廣。
一、點土成金,擦亮農田增值底色。積極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盤活土地資源,提升利用效率,夯實農業產業基礎。一是建設高標準農田,穩定糧食增產活源。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改造提升“田成片、路成網、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推進小田變大田、差田變良田。目前,全區已建成高標準農田48.9萬畝,實現全域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全覆蓋,成功獲批全省首批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創建示范縣,連續6年保持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雙增長”。二是創新土地流轉,激發土地增值活力。持續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行動,啟動實施土地流轉“五個一千”工程,培育本地種植大戶,推動“小戶變大戶”,實現集約經營、集中管理、集聚生產。比如,依托孫晉鋒農機合作社、嘉晉農機合作社等大型農機合作社,試點推出了“雙一千斤”“保底+分紅”土地托管模式,促進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目前,全區已累計流轉土地超過25萬畝,創建市級以上示范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9家。三是盤活閑置資源,引來集體增收活水。全面梳理城鄉低效閑置用地,通過對外租賃、承包經營等方式喚醒沉睡土地、舊校舍等資源,讓低效資源變鮮活資產。探索農村、城區邊角地塊治理新模式,利用煤礦塌陷洼地,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方式發展魚類養殖,養殖水面達800畝,年產各規格魚類1.2億尾、甲魚30余萬斤;廣泛種植景觀型糧食品種,全球首個“賞食兩用”豆類品種落戶該區并試種成功,使房前屋后既有盆景,更有“錢”景,實現了城鄉景觀綠化、服務、營收一體化。
二、按揭引領,繪就農民增收特色。打破傳統經營模式,探索實施“按揭農業”,破解農戶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難題。一是項目引領。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按揭農業”試點發展實施方案》,采取“政府主導、國企運營、金融賦能、群眾參與”的形式,全力推進按揭農業基地群項目建設。2022年在馬蘭屯鎮先行試點1000畝按揭設施蔬菜,2023年在全區鋪開,目前已累計流轉土地5180畝,建成按揭大棚388個,“按揭農業”項目入圍全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工作集成改革”標志性建設項目。二是服務引擎。優化“按揭農業”種養、加工、銷售等關鍵環節,探索“統一設施建設、統一集約育苗、統一農資配送、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包裝銷售”的“五統一”保姆式服務思路,全力解決農戶后顧之憂,實現農業效益最大化。配套開發融資擔保“按揭農業貸”,由區屬國企為農戶提供反擔保,進一步減輕農戶還款壓力。鼓勵農戶參加農業特色保險,凡購買溫室大棚等各類保險的,在各級財政保費補貼的基礎上,該區財政再給予一定保費補貼,全面降低農戶還款風險。三是延鏈引育。積極引育“按揭農業”上下游產業,壯大農業企業“雁陣”,推進高效農業生產標準化、鏈條化、規模化。目前,全區共有農業龍頭企業63家,比如,招引培育山東蘭祺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集加工、研發、展銷于一體的按揭食用菌示范基地。圍繞按揭農產品跨區域流通,建成棗莊市首座萬噸級以上高低溫兼容的冷鏈產業園——大運河智慧冷鏈物流園,并以此為主軸,登華冷鏈物流、運豐良蔬蔬菜產業集配中心等為骨干,著力打造輻射魯南蘇北皖西的農產品交易樞紐。
三、因地制宜,提高農業增質成色。聚焦富民、聚力創新,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做精鎮村特色,讓產品優起來。按照“一鎮一特”標準,堅持品種、品質、品牌一體推進,聚力打造張山子甜桃、澗頭長茄、邳莊水稻、馬蘭設施蔬菜、泥溝食用菌鄉村產業的“五朵金花”,形成區域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現代化產業園區。邳莊鎮通過“稻改”工程培優區域特色,并圍繞田園觀光、農耕體驗、科普教育等內容創建稻米文化研學基地,打造千畝精品水稻示范園。目前,該區累計發展特色種植6.3萬畝,認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4個,創建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強鎮5個。二是做強農旅融合,讓鄉村火起來。立足“江北水鄉”特色,整合鄉村旅游資源,將雙龍湖濕地、運河濕地、黃邱山森林公園等景區納入全域旅游格局,并按照“一鎮一節”理念,打造馬蘭屯鎮牡丹節、澗頭集鎮藍莓采摘節等特色活動,“桃醉山鄉”甜桃大會入選“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主題活動優秀案例。探索“農業+傳統文化+研學”融合發展,打造祥和莊園、智匯云田、紅色文化等農業研學路線,去年張山子鎮丁莊村、馬蘭屯鎮西張莊村入選沿大運河文化體驗廊道建設重點村。三是做大直播經濟,讓品牌響起來。以黃花牛肉面、濤溝橋大米、甜桃、長茄等優勢農產品為抓手,探索“電商+農戶”產銷模式,邀請專業直播團隊培育本土電商人才,并定期舉辦直播供應鏈對接會,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創新開展交郵合作,開通2條交郵合作線路,實現建制村物流服務網點覆蓋率達到100%,形成“出棗莊、賣全國、大流通”電商格局。目前,已建立電商直播基地1個、電商產業園區2個、鎮級電商產業園4個。
(https://mp.weixin.qq.com/s/FJxNTpE64auUr0mcKbKO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