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田千層浪,三夏時節“信用”忙。自西集鎮召開2024年三夏生產暨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會議,為切實抓好三夏生產相關工作落實落好,西集鎮結合信用體系建設,采取“信用+三夏生產”的模式助力三夏生產。
“信用+”三夏生產,助力小麥收割。
三夏時節,大地披金,小麥豐收的喜悅背后,卻是農戶們緊張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對于勞動力短缺的家庭而言,這無疑是一場考驗。西集鎮獨辟蹊徑,創造性地將信用體系與傳統農事相結合,開啟“信用+小麥收割”新模式。農戶可通過累積的信用積分直接兌換小麥收割及先進的烘干服務,這一舉措不僅極大地減輕了農戶們的體力負擔,特別是老年農戶,而且顯著提升了三夏作業的效率,為農業現代化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考慮到夏收期間公路上晾曬糧食存在安全隱患,西集鎮政府主動作為,開放政府大院作為臨時曬糧場,既維護了交通秩序,又保障了糧食安全,這一貼心安排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河南村的張大爺,站在自家金黃飽滿的麥堆旁,滿心歡喜地說:“真的感謝政府的周到安排,這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
“信用+”三夏生產,助力麥田煥新“破茬”。
西集鎮在三夏生產的關鍵時期,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旨在高效、環保地推進農業生產。通過將信用積分系統與麥田“破茬”工作相結合,通過積累的信用積分兌換專業的麥田“破茬”服務,不僅激勵了農戶參與環保行動的積極性,還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所謂“破茬”,即在小麥收割后,對留下的麥茬進行處理,以便于后續的播種和其他田間作業,此過程對于防止秸稈焚燒、促進秸稈綜合利用至關重要。
西集鎮的這一探索,不僅是對“信用+”模式的深入實踐,也是對農業綠色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響應。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既保障了三夏生產的順利進行,又促進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是值得推廣的農村治理與生產創新經驗。
“信用+”三夏生產,助力農戶播種。
西集鎮在“夏收、夏種”這一農業黃金季節,采取了全方位、精細化的管理策略,確保夏糧豐收的同時,也為秋糧的增產打下堅實基礎。從作物播種的最初階段就開始發力,巧妙利用信用積分制度,鼓勵農戶兌換優質種子及現代化機械播種服務,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播種質量與效率,還通過信用激勵的方式,激發了農戶采用優良品種和先進農業技術的熱情。
此外,西集鎮動員組織志愿者隊伍,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地為農戶提供科學種植指導和技術支持。這種“接地氣”的幫扶形式,不僅針對性強,能夠及時解決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還加強了病蟲害的預防與控制知識普及,有效降低了作物生長期間的風險,保障了作物健康成長。不僅彰顯了政府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和支持,也體現了社區共治、互助合作、誠信務農的農村社會發展理念,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
西集鎮通過深入推進“信用+”模式,巧妙利用信用積分這一激勵機制,以“小積分”成為撬動農業“大發展”的重要杠桿,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農戶們通過積累信用積分,不僅能夠兌換到良種、機械服務等農業生產所需的資源,還能享受到更多技術支持和政策優惠,這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參與現代農業建設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轉型。
(https://mp.weixin.qq.com/s/5itzrF4k9bCxJDCtQ3nq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