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誠信文化氛圍,離不開教育,更離不開校內環境對學生的熏陶。5月15日下午3點30分,記者來到棗莊市山亭區第三實驗學校了解校內信用體系建設開展情況。
山亭區第三實驗學校二學部主任韓凌介紹說,山亭區第三實驗學校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打造“豐盈童心,澤潤人生”豐澤特色文化,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行誠信教育和信用管理,構建信用“12345”工作體系,打造全環境立德樹人新格局。
在信用體系建設上,學校把“底線+榜樣”作為信用評價的雙項指標。明信用底線,力保力守;樹信用榜樣。力學力爭,夯實立德樹人之基。
圍繞“知信、用信、守信”,以信用制度引領教師、學生、家長三主體誠信行為,用誠信行為積淀誠信文化,營造人人誠信、事事誠信的良好氛圍,筑牢立德樹人之本。
教師主體實施四個落實:落實教師承諾制,簽訂“減負增效”的誠信協議;落實教師誠信檔案,記錄教師履行師德和誠信承諾的情況;落實教師誠信評價,規范教學行為,樹立典型;落實評價結果運用,依照信用等級予以激勵與懲戒。
學生主體實現四個到位:專題教育到位,收集誠信名言、設計誠信徽章、創作誠信童謠、開展誠信征文、演講誠信故事等;課程滲透到位,分學科整理出誠信教育要點,在課堂中落實;家校合作到位,形成教育合力;四是實踐到位,充分開展誠信實踐活動。
家長主體強化四個注意:注意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注意坦誠溝通,勇于修正過錯;注意獎懲激勵,嚴格守諾踐諾;注意以身示范,爭做愛心家長,參加志愿服務。
信用體系建設離不開保障機制的協同跟進。四項保障機制同向發力,筑牢立德樹人之盾:全員機制。通過全員培訓、專題推進,統一思想,為每名師生建立誠信檔案,確保人人參與,人人爭章,全面構建“信用互聯”體系;評價機制。建立數字化信用評價系統,通過即時性、發展性、過程性評價,激勵每一名師生及家長堅守誠信底線,爭做誠信典范;融合機制。打造“信用+”應用場景,將信用體系建設與學校育人體系有機融合;教師、家長、社區和學生互相促進、共守承諾;長效機制。開展一系列誠信教育,建立師生信用檔案和信用綜合評價體系,形成了黨建引領、制度健全、學科融合、知行合一的信用長效體系。
營造立體育人環境,以境育誠信。以環境啟發人、熏陶人、造就人。打造誠信文化長廊,誠信榜樣事跡展廳,建設誠信讀書吧,開辟班級誠信角等,優化育人環境,形成誠信文化磁力場,以境育誠信,使誠信成為學校的主流文化。
將誠信教育與國家課程及學校特色課程有機整合,強化誠信教育的學科滲透;挖掘課程資源,組織編寫《誠信與我同行》《誠信典故讀本》等校本課程,在課程中潛移默化滲透誠信教育,讓學生接受誠信熏陶,樹立誠信觀念,做誠信之人。
創設豐富實踐活動,以行踐誠信。堅持以行動浸潤人心,開展創編“誠信游戲”、表演“誠信話劇”、舉辦“誠信書畫展”、設置“免監考教室”、打造“誠信書吧”、開設“誠信超市”等活動,在寓教于樂的實踐中使學生崇尚誠信,樹立誠信觀念,養誠信品質。
樹立誠實守信典型,以典導誠信。挖古今中外誠信名人事跡,評“最美教師”“豐澤少年”,樹立誠信典型,宣傳誠信事跡,感召更多師生樹立誠信意識,做誠信之人。
完善信用評價體系,以評養誠信。實施“星章杯一兌換”信用評價,激勵學生爭做美德“豐澤少年”;按照“信用+素養”的評價方式,評選“最美教師”,形成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采取“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務積分評價,建“信用儲蓄”檔案,評愛心家長,納入個人社會信用體系,共建誠信社會。
(https://mp.weixin.qq.com/s/ASQ0D3VhshgB9tay-Bbw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