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美云,女,1975年3月,棗莊薛城人,中共黨員,本科文化,城區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1999年8月參加工作。從事臨床工作20余年來,一直在兒科醫療一線工作,具體分管病床,參與兒科值班,門、急診,危重病人的搶救及實習生、見習生帶教。能夠做到“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共看門診病例3萬余例、完成入院記錄3千余例,已發表三篇論著、多篇論文、專利一個、科研獲獎兩個。曾先后榮獲薛城區人民醫院十佳醫生、薛城區先進工作者兩次、2023年榮獲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認識和熟悉邢美云的人都說,她是特別適合當兒科醫生的人。初見時溫潤友善、話不多。熟絡后會發現,她常瞇著笑眼娓娓而談,讓人覺得沒有距離感。
6月5日,薛城區人民醫院,一出生不足24小時嬰兒病情危急,為給患兒爭取更多搶救時間,邢美云不顧被輻射的風險,奮勇向前,頭頂嬰兒,雙手托舉,用半蹲位為孩子完成直立位拍片。就是這么一個托舉動作,被其他同事用手機拍下發到該院微信群,后被同事發到抖音上,僅僅三天瀏覽量達到20萬,網友紛紛留言,為邢美云點贊 。引起媒體關注,轉發。有位網友說這是最美托舉!也有人說孩子有幸遇到這樣的醫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還有人留言,十多年前的凌晨,就是這位醫生給孩子看的病,如今依然記得她當時給孩子檢查很仔細,說話和動作也很溫柔。還有留言說,這個醫生很好,去年疫情嚴重的時候,家中出生50天的寶寶發熱咨詢她,邢美云耐心地一一給予指導并安慰她,讓這位寶媽很感動。
照片中的小患兒出生6小時,因嗆奶、全身皮膚青紫住院。入院后持續性吸氧,有陣發性青紫、腹脹情況,顱內出血、重癥肺炎、先天性心臟病、消化道畸形不能除外。當時需要緊急給與頭顱CT及胸腹直立位片檢查,邢美云事先聯系好CT室、放射科、電梯值班室,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孩子安全。與兒科護士長及小兒家人一起陪同孩子檢查。拍片時由于新生兒自己不能抬頭、不會站立,而檢查時需要特殊體位,檢查要求比較高,所以就出現了照片上的一幕。后來檢查證實小兒存在氣管食管瘺、顱內出血等疾病。目前該患兒已及時做完手術,繼續觀察治療中。
“當時沒有想太多,根本也來不及做其他的事情,可以說,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的命,我也是位母親,更是位醫生,在孩子生命最緊要的關頭,去努力幫孩子一把,幫家長一把,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面對贊譽,邢美云這樣說。
兒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孩子病情變化特別快,而大部分孩子又不會表述病情,對于兒童重癥專業的醫生來說,需要加倍的耐心和細心。在工作中,邢美云對自己和團隊的要求是認真、一絲不茍、多動腦,要經常能及時地了解病人的情況,即便儀器能提供的數據越來越多,但她始終警醒自己:冰冷的儀器替代不了醫生床邊觀察體貼,評估病情變化,判定治療效果。
“我們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兒家屬解釋病因,盡最大可能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邢美云和團隊經常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孩子錯綜復雜的病情,還有焦慮不安的家長,因此作為兒科醫生,不但要治病,還要醫心。
工作中,邢美云總是細心觀察、耐心詢問病史、仔細查體、做好診療方案、避免漏診誤診情況發生。小兒不好配合治療檢查,總是以更大的耐心去做好每一項工作。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善于處理醫患關系,自任職以來無一例醫療糾紛發生。并認真學習英語,并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認真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順利通過了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
邢美云自身業務過硬,熟悉新生兒窒息,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常見危重病人的搶救,熟練掌握支氣管肺炎、小兒腸炎、過敏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細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新生兒窒息等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成功救治新生兒窒息300余例,早產兒200余例,新生兒顱內出血50余例,搶救成功率95%以上,多次參加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研究討論工作。對于帶教工作認真負責,輔導過500名實行及見習同學熟悉工作程序。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邢美云一直秉持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的宗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做好門診、急診、發熱門診及病房工作、到各個社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與醫療隊伍、社區工作者一起擔負起抗疫職責。曾在35度高溫室外,也曾在零下溫度進行核酸檢測,職責所在、性命相托、不敢懈怠。新冠疫情期間,邢美云積極參與兒科患兒的診療和院內會診。在2022年底,全員放開的時候,很多人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醫院到處是咳嗽發熱的患者,邢美云輕傷不下火線。小兒科常見到高熱驚厥的孩子,好在經過治療,有驚無險,都順利轉危為安。去年12月以來,隨著新冠病毒感染病歷增多,醫院病房異常緊張,一床難求,本著對人民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醫院對重癥救治的高度重視和科學調控,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邢美云毅然接受挑戰,邢美云和同事們頂住壓力,用責任和擔當扛起了生命的重托。她所在的兒科收治了大量呼吸內科成年患者,年齡39-92歲,她帶著團隊與內科醫生緊密配合,全力以赴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守護。很多患者高興地說:“沒想到我們老人也住進了兒科病房!”在那期間,她和很多醫護人員都感染上了新冠,堅持39度多的高溫,她仍然堅守在患者身邊,同時為科室同志加油鼓勁,順利度過艱難時刻。在那段最艱難的時間,再苦再累,也沒有忘記回復眾多家長的咨詢,利用吃飯的時間,上廁所的時間,翻看患兒家長的微信留言,用熟練的業務知識,及時解答諸多家長的困惑并給予幫助,用醫者擔當,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邢美云說:“做兒科大夫,雖然有時也會有傷心、失望,但從未有過后悔,我始終認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有意義的。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0余年,如今,對患兒的牽掛已無法讓她從這份職業中完全抽離。4年前的一天,只有9個月大的患兒小明(化名)得了重癥肺炎住進NICU(小兒重癥監護室),后又合并其他感染,在醫院住了兩三個月,好轉后肺部遺留輕微后遺癥讓家長不敢帶孩子離開醫院。邢美云 建議讓小明回家休養并悉心告訴家長:“孩子已脫離疾病急性危險期,后期只需要回家調養和護理。與待在醫院相比,在家中細心照顧以及用藥治療效果會更好。”隨后,邢美云還詳細告知了院外治療方案、家庭護理的關鍵及門診密切隨診的方式,小明父母帶著小明回家開始后續治療,孩子最終痊愈。就這樣,小明一家在邢美云的門診做了整整1年的定期隨診。邢美云給孩子精心制訂了治療方案,能讓孩子在門診治療,不讓孩子折騰、住院。
2022年秋天,小娜因化膿性扁桃體炎在兒科住院,化驗后發現血象特別高,住院期間高熱不退。邢美云給孩子開了3幅中藥免煎顆粒,孩子很快熱退。后因孩子脾胃不和,便為孩子帶藥回家調理。為了后續的治療觀察,邢美云主動添加了小娜媽媽的微信。在小娜媽媽工作較忙,邢美云就幫著小娜媽媽代拿藥,有時候還主動幫小娜媽媽捎藥過去,順便上門查看一下孩子情況,指導孩子的飲食保健。經過細心調理加耳穴壓豆治療,小娜的情況明顯好轉。
患兒家屬對邢美云的評價多是“耐心”“認真”“沒脾氣”……在對待患兒時,邢美云有她自己的堅持,她常說:“患兒只要交給我,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將他們治好。力所能及給予他人幫助,為患者做一點服務,慢慢也積累了許多治療經驗,結交了一些患者朋友,這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