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助力推進全鎮智能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強化大數據運用水平,不斷提升智能社會治理能力。
堅持“一核統領”,夯實治理根基。構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途徑和載體。明確主體責任,黨委書記為基層治理第一責任人。擴大黨組織滲透力,堅持群眾在哪里、矛盾糾紛在哪里,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采取平戰結合方式,構建常態化的“鎮—村—網格—住戶”的層級管理架構,機關干部輪流下沉熟悉基層治理工作,,按照責任分工、任務分類、包保分片的原則,讓“管事”隊伍沉得下基層、接得住服務。
堅持科技賦能,提升治理水平。信息技術在各領域廣泛應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種殖業、物流、農業、林業發展深度融合,完成棗莊市視頻融合賦能平臺7處點位安裝,實現轄區農田、林田數字化監控;實施山東黑牛智慧農業產業園生態循環高質高效示范園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與現有的農業信息網聯網;引進鄉村智慧倉儲物流項目,著力構建新型“智慧倉儲”供應鏈體系。
堅持“雙線”聯動,創新治理模式。通過線上“數據跑腿”和線下“管事跑腿”相結合,精準做優“為民辦實事”。一方面,線上“一張網”受理,全面整合市長熱線等線上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借助“棗解決·棗滿意”平臺,實現線上統一接收、統一研判、統一派單、統一督辦、統一反饋的訴求處置閉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另一方面,線下“勤跑腿”補位,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共性問題和特殊需要的個性問題,出動“管事”服務隊,建立獨居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一對一”管家專人服務機制,每周線下走訪1次,做好政策宣傳、民事代辦等工作,把“為民辦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