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朔風漸起,萬物境藏。在魯南明珠棗莊,凡太陽能照耀的地方皆涌現著跨越趕超、加力奮進的澎湃動能。
生產車間里,智能機器人和工人們配合默契;建設工地上,重機械忙碌揮舞、戰鼓正酣;工業園區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體現著棗莊加速度……
11月18日,為期兩天半的全市“強工興產、轉型突圍”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議火熱開幕。市領導,各區(市)、棗莊高新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全體出動,進車間、看廠房、下工地、問發展,化身“主考官”對全市29個重點項目進行集中“檢閱”。
育強產業 龍頭輻射
開創經濟藍海
棗莊曾因資源困局而短暫沉寂,然而百年礦山塑造的棗莊,始終堅強不屈、興業圖強。
近年來,全市上下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把鋰電作為促進城市轉型發展的首位產業來培育,按照“全市域覆蓋、全鏈條貫通”的思路,持續優化存量拓展增量激活變量,跑出了老工業基地轉型突圍、跨越趕超的“加速度”。
本次參觀的29個項目中,“6+3”產業項目26個,“兩高四新”和智能化工業項目25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項目8個,突出工業主導和鋰電首位度,彰顯了產業鏈、資本鏈、創新鏈的融合。總投資50億元的豐元鋰電材料產業園項目持續放大正極材料規模效益,構建起正極材料產業生態體系;投資15.7億元的中材鋰膜鋰電池專用濕法隔膜生產線項目隔膜生產單線產能及智能化程度均為全球最高,有效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各具優勢、各有特色的項目為打造“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集約高效 鑄鏈成群
做優園區大平臺
實體經濟是推動棗莊進位趕超的關鍵所在。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類型,對于推動實體經濟集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理想的園區是什么樣子?來到臺兒莊區,或許就有答案。今年以來,臺兒莊區精心謀劃鋰電產業園,引導鋰電企業集聚發展,推動實現“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欣安創能年產1GWh鋰離子電芯項目由湖南兆科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具備日產20萬支鋰電池和年產15萬組電池包生產能力。項目通過租賃開發區閑置“立體式”廠房,推動“工業上樓”,辦公、研發、生產空間垂直分區,大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節約用地指標30畝。該項目也是豐元鋰能在臺兒莊首家下游合作企業,磷酸鐵鋰正極材料10分鐘即可送達,區內配套、鏈式發展效應顯著。
山東啟力元日產100萬支高端鋰離子電池項目在推動深化產業協同上也頗具亮點。目前,企業正在同豐元、天和對接合作,擬通過建設管道實現電解液“隔墻”直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原材料本地化率。
鏈群化已經成為全市抓產業發展的統一方向和廣泛共識。滕州市滕陽高端機床創聯體項目,盤活閑置土地招引集聚9家機床相關企業入駐,推動實現了園內企業技術共享、設備共用、融合發展。薛城區奧瑞金綠色智能包裝項目,能夠為青啤產業園直供易拉罐包裝,每年可節省綜合物流成本500余萬元。山亭區嘉富顯示智能終端項目,填補了區內顯示終端產業空白,為博雷頓、牛電、漢諾等企業提供配套。
固強補弱 加壓奮進
走出經濟洼地
行走在棗莊,目之所及,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加速崛起,綠色先行、轉型發展的畫卷平鋪直敘……各區(市)、棗莊高新區在項目招引、產業培育上亮點頻出,積極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主動作為、奮勇爭先。
滕州市彰顯了“一強擔當”,結合既有的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價值鏈。薛城區凸顯了智能制造主題,同時在項目建設展現出“薛城速度”,4個項目分別用時8個月、5個月、5個月、14個月建成。
山亭區結合發展實際,重點培育民生保障、智能制造項目,讓人看到了“山亭突破”的新希望。市中區在項目布局和推進上“別出心裁”,積極圍繞光學科技做文章,項目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
嶧城區“韌勁十足”,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深耕細作、持續發力,封裝測試產業規模全省領先。臺兒莊區“聚焦聚力”,著力構建產業生態,全力打好“工業突圍”仗;高新區“多點開花”,既突出鋰電首位度,同時在新醫藥、信息技術產業等高新產業上持續發力。
全市上下呈現出自加壓力、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棗莊也成為全省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
做優環境 靠前服務
形成創業“強磁場”
魔意智能制造科技中心項目位于市中區,是一家致力于智能電子電路控制板及物聯電器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智能化企業。“可以這么說,凡是有智能家電的地方就會有魔意的身影。”山東魔意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富貴難掩自豪之情。
在談到落戶棗莊的動機時,他說:“真誠是最能打動人的,市區兩級領導親自對接,說話算話、政策給力,我們必須要來。”
該項目的落地發展成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做優企業服務的縮影。“我們不斷優化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發揮項目幫包專員作用,用好重大項目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全力保障項目高效推進。”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劉中波說。
為持續完善全閉環訴求辦理機制,我市因時應勢啟動建設“棗解決·棗滿意”平臺。自9月份試運行以來,累計訪問量633.52萬次,受理市場主體訴求1848件,辦理滿意率達到99.75%。我市更是將11月1日設為“棗莊企業家日”,在全市營造起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這次大拉練,是全市項目建設的集中檢驗,也是爭先圖強的全面動員。”各類優質項目多點開花,令“一把手”們印象深刻。“下一步,嶧城區將固強補弱、自我加壓,搶抓今年剩余有效工作時間,全力沖刺全年目標!”嶧城區委書記張熙濱在會上發言時說。(記者 賀迎秋 李魯)
(http://www.632news.com/zznews/content/2023-11/22/content_6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