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增偉,男,漢族,山東棗莊市中區人,1965年12月生人,1983年11月入伍,1989年03月退伍,藥劑員(退役身份),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棗莊市中醫醫院藥學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藥師、紅色教育宣講團成員。作為一名從部隊入黨,有著38年黨齡的中共黨員,方增偉同志退伍不褪色,始終保持軍人優良傳統,秉承黨員淳樸本色,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保持軍人本色,樹立黨員形象,投身黨的事業放在第一位,在平凡的崗位做出突出貢獻,用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政治過硬,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20年2月,方增偉同志全票通過,當選棗莊市中醫醫院藥學部黨支部書記,作為當時全院唯一一個建在科室的新成立黨支部的支部書記,他深知自身肩上責任的重大,他從自身做起,加強黨性錘煉,增強黨性觀念,磨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一方面,他認真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興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理想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另一方面,他自覺服從院黨委和領導的工作安排,對黨組織和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不講價錢、不打折扣、堅決服從和落實到位。方增偉同志用自身行動為支部的黨員及支部所轄科室的群眾做出了榜樣,充分發揮了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模范作用。
二、抗疫先鋒,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方增偉同志無論在單位還是社區都身先士卒,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在抗疫物資短缺的大背景下,棗莊市中醫院的黃碼醫院投入使用初期,條件十分艱苦,方增偉同志積極協調自己的親屬和朋友為黃碼醫院捐贈牛奶、火腿腸、水果等生活物資120余箱,所捐贈的物品惠及全體醫務人員、120司機、保安、保潔等工作人員。他還自費購買生活用品慰問藥學部派往黃碼醫院的工作人員,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集中精力投身到患者的救治中。單位工作之余,他了解到自己居住的小區很多人就醫用藥、吃穿住行存在困難時,便主動到社區黨總支報名擔任社區志愿者,每天給有需要的鄰居解答就醫用藥困惑,為核酸采集人員準備用品、維持秩序,幫助出行不便的老人運送藥品、食物等生活用品。社區內一位子女被封控在外地的老人給兒子打電話時說:“兒子,你們不用擔心我,我遇到好人了,有一位中醫院的方藥師幫我買藥、買菜,還教我預防疫情、做好自我防護的方法,等你們回來一定要好好謝謝人家。”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積極響應社區黨組織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一線,無私無畏、奉獻自我、服務他人,以實際行動踐行“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被薛城區新城街道黨工委四季菁華社區黨總支評為 “優秀黨員志愿者”。方增偉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的奉獻與擔當。
三、心系患者,藥患溝通顯擔當
擔任藥學部副主任期間,方增偉同志被科室同事親切地稱為“藥患溝通達人”。藥學部有員工近百人,下轄包括門診西成藥房、門診中藥房、住院藥房、煎藥室等一線部門在內的13個部門,經常遇到患者不理解甚至投訴的情況,遇到投訴問題,他總是以科室副主任的擔當,擋在員工前面,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在接待患者時堅持做到“四個一”,即一副笑臉相迎、一聲親切問候、一杯茶水送上手、一顆真心相待。在解決患者提出的問題時,他從不厭煩,主動耐心地講解他們不懂的問題,屬于其他部門的,他也耐心引導到相關部門,讓患者心悅誠服,滿意而歸。一位與煎藥室工作人員發生爭執打算投訴的患者,在經過方增偉同志的調解后,滿意地說:“他能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耐心解釋,有效溝通,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時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有擔當能作為,而且和藹可親,沒有主任的架子,我很滿意!”方增偉同志用一次次熱情周到、專業細致的服務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成為藥學部當之無愧的“藥患溝通達人”。
四、紅色宣講,薪火傳承紅色基因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方增偉同志退伍不褪色,永葆軍人本色;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把發揚和傳承紅色基因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竭盡所能服務回饋社會,不斷充實自己的人生;和棗莊市紅色宣講團成員,他經常到學校、醫院、社區進行紅色愛國主義宣講:在學校,他用中越戰爭的親身經歷,用一個個生動的戰斗故事再現了戰火紛飛的場景,感染和鼓舞在場的每一名師生。他勉勵學生們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崇尚英雄,學習英雄,讓紅色精神在青少年的心中扎根,將紅色基因傳續。在醫院,他用部隊藥劑員每次數幾千片藥片卻一片不差的工作日常教育年輕的醫務工作者們要有慎獨精神,他說患者以生命相托,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要嚴謹務實、不斷精進業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在社區,他以標準的軍姿和社區保安隊員們一同訓練,帶動他們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方增偉同志用自己的親身戰斗和部隊工作經歷激發了教師學生、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的愛黨愛國、愛崗敬業熱情。
五、親善仁孝 譜寫敬老孝親新篇章
作為一名退役傷殘軍人,病痛纏身的他為了更好照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和尿毒癥的母親,堅決把不愿拖累自己的母親從農村接到身邊,并自學疾病的日常護理知識;當兄弟姐妹們打算放棄治療患尿毒癥、奄奄一息的母親時,他毅然決定要給母親做血液透析治療,他每周3次帶母親到醫院進行血液透析,往返各家醫院求醫問藥,每天不厭其煩的陪母親聊天,想法設法逗她開心。為了給母親交昂貴的透析費用,方增偉同志經常吃自帶的煎餅卷咸菜。然而,母親并不是她唯一要照顧的人,一有時間他便陪妻子去照顧患有腦梗塞后遺癥、生活不能自理的岳母,陪她談心聊天,給她端水喂飯。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顧四位老人。他的愛老孝親事跡被廣泛流傳,他也因此被棗莊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孝老愛親棗莊好人”稱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方增偉不僅對自己的父母、岳父、岳母孝敬有加,還經常到周圍的敬老院看望其他老人,每次他都自掏腰包,帶上保健品、營養品、衣服鞋子和各種生活用品,一去就是大半天,陪老人們聊天解悶、下棋散步,幫他們剪指甲、洗衣服、做按摩……他的這一舉動也帶動了藥學部黨支部的黨員群眾到敬老院開展慰問老人、合理用藥義診等活動。
沒有轟轟烈烈,只有默默無聞,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踐履躬行。方增偉同志堅定不移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著不平凡的人生價值,用實際行動塑造了新時期退役軍人黨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