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元,男,漢族,山東棗莊滕州市人,1962年11月生人,1981年12月入伍,1985年1月退伍,戰士,中共黨員,高中學歷,現任棗莊市滕州市張汪鎮楊界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入伍期間先后獲評“優秀士兵”“師嘉獎”,2014年擔任楊界村支部書記以來, 2022年獲評“滕州市五星級優秀黨支部書記”、3次被鎮黨委授予“十佳黨支部書記”榮譽稱號,2022年當選為滕州市人大代表。
一、永葆“兵”的忠誠,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始終不忘軍人本色,顧大局、講政治。2014年9月當選楊界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與全村黨員群眾廣泛開展交心、談心活動,推廣實行了“干部坐班、民事村辦”制度,主動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實現了“村民辦事不出村、矛盾問題不上交”,贏得了全村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他結合村內實際,健立健全了《村“兩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黨務村務公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制度》、村干部劃片幫包責任制等多項制度,組織開展“黨員先鋒服務”、村民廣場舞大賽等活動,激發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以“黨心”凝聚民心,全力打造“家”的氛圍。任職以來,共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36件,提供咨詢服務54件,調解處理各種矛盾32件,代辦各種事項109件。在他的率先垂范和辛勤努力下,楊界村從過去的“軟弱渙散黨組織”蛻變成現在的“五星級黨支部”。
二、永存“兵”的熱血,始終攻堅克難講擔當。
楊界村人多地少,缺乏就業和創收門路,與周邊村相比,集體收入差距較大。為了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盼,他時刻牢記自身在“強村富民”中牽頭抓總、以身作則的職責定位,積極擔當作為,主動干事創業,千方百計提高集體收入,幫助村民致富。2020年在他的牽頭協調下,按照“支部領建合作社”理念,依托楊界村生態優勢,通過黨支部引領、村民入股的方式進行成立了“草莓”合作社,年銷售收入可達80余萬元,純利潤20余萬元,真正把楊界村的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了當地村民的“富民銀行”。同時,依托特色種植農業,今年又投資30余萬元辦起了庭院經濟,在村內主干道路兩側栽種獼猴桃200棵,葡萄300棵,搭建8500平方米的鋼結構,進一步豐富和提升鄉村旅游文化,不斷拓展特色農業的附加功能,把火熱的“采摘游、體驗游”貫穿全年,以回歸自然、體驗農味和休閑觀光為特色,建設草莓觀光生態停車場、兒童家園、發展休閑農業,全力打造生態觀光園,楊界村也被評為棗莊滕州兩級市生態文明村,成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示范樣板。
三、永懷“兵”的初心,始終牢記使命講奉獻。
作為一名村干部,他始終努力實踐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用過硬的軍人作風和為民情懷,腳踏實地為群眾辦事。村內主干道路破損,需要爭取項目資金進行修補”“自來水管管道老化造成水質出現問題,加之管理不善,導致每方按3元收費,村集體每月要虧700多元,部分群眾嫌收費高干脆不吃”,在他的履職手冊中,村民提出的意見建議、調研了解到的民生問題,都認真作了記錄。為了改善村容村貌,他多方籌集資金,新建村級休閑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各1處,并配置了乒乓球臺、籃球架及各種健身器材;硬化道路3.5公里,新修下水道1400米;栽植苗木600余株,修建花池1000多米,新配置垃圾桶120個、垃圾密封箱5個;帶頭捐資2.5萬元,籌集16萬元資金重新改造全村自來水管道,全村水、電、路、雨污管道等基礎設施得到全方位改善。同時,作為滕州市人大代表,他還結合本地實際和村民意見,與村干部共同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楊界村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更改陳規陋習;親自帶頭開展普法教育、政策宣講等活動,并舉辦“好婆婆好媳婦”、“孝善之家”、“好家風”等評選頒獎活動,切實讓文明新風浸潤百姓生活,讓村民精神“富”起來。在他的帶動下,愛心企業、黨員干部、村民群眾紛紛加入了“捐贈隊伍”,每年過節都為全村70歲以上老人、困難戶、五保戶、軍人、殘疾人、獨生子女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疫情期間,山東新思路焊接設備有限公司捐贈了價值近萬元的人臉識別健康碼核驗一體機,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的帶頭表率作用,以實際行動匯聚了更多愛心力量。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韓方元表示,“”我將繼續保持和發揚人民軍隊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嚴格要求自己,秉持‘黨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的精神,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盡我所能、貢獻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