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男,1984年9月出生,現任滕州市旭升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多年來,他立足學校實際,飽含愛國情懷,積極參與擁軍優屬工作,協調社會各界資源積極為軍人服務,累計為1.2萬退役軍人提供技能培訓和適應性培訓,走訪慰問部隊20余場次,捐款捐物50余萬元,救助困難退役軍人家庭16戶。學校也先后被評為山東省退役軍人定點培訓機構,山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單位,棗莊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園。
一、赤誠熱心,奉獻擁軍優屬“大愛心”。
在辦學過程中,徐飛同志始終把雙擁工作當作新時代凝聚軍心民心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宣傳兵役法、國防法等法律法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員擁軍愛國的自覺性。多年來辦學不忘回饋社會,積極為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做好服務保障。每年春節、八一、中秋節期間,組織走訪慰問困難老兵,離退休老干部等累計320人次,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價值20萬元;結對幫扶孤老退役軍人43戶,并建立了長期幫扶聯系,把他們當作親人,夏天送涼席、冬季送棉衣,平時拉家常,悉心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使他們的晚年生活充滿快樂和幸福。定期舉辦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進軍營活動10余次,為官兵們送去了電腦、背心、飲料等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疫情防控期間,個人通過退役軍人事務局無償為駐滕部隊捐贈八四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品1.2萬套。
二、嚴謹辦學,打造退役軍人教育培訓“新模式”。
徐飛所在的滕州旭升學校成立于1980年,是山東省退役軍人定點培訓機構,山東省殘疾人扶殘助殘先進單位,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定點培訓學校,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園。多年來,他堅持服務退役軍人的方針,圍繞新時代退役軍人的就業創業需求,適應當代退役軍人特點,積極轉變角色,創新實施了1+1+X的適應性培訓新模式,即:一場適應性培訓+一場技能培訓+多場招聘會,已累計舉辦了近20期,讓廣大退役士兵回歸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實現了角色轉變。同時,注重面向市場,確保退役士兵技能培訓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通過廣泛調查摸底,根據退役軍人參加教育培訓的意愿及市場需求設置專業,提升教育培訓和實現就業的關聯度。針對退役軍人文化程度較低、理論學習難度大、實際操作能力強的特點,建立以實踐教學為主線、以模塊課程為主體、以校本教材為主的教學方法。突出技能實踐教學,將課堂設在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同時根據退役軍人學員人數、培訓專業,單獨編班,實行理論與實習實踐相結合,采用現場教學、一對一教學等方式,因材施教,幫助退役軍人真正學到一技之長。近年來,相繼組織開設了無人機駕駛 、主播直播與主持藝術、攝影攝像與視頻制作、起重裝卸、鏟車、電子商務與計算機應用、焊工等特色專業,成功培訓了近1.2萬名退役軍人,其中,現役軍人家屬子女等400余名,免費為部隊培訓技能型人才1000余人。
另一方面,積極為退役軍人的就業專門搭建就業創業平臺,增強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針對性,開展校企合作,堅持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致力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組織學校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信息、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形式為退役軍人自主擇優提供免費支持幫助。三年來,成功舉辦了9場次的退役軍人線上招聘會活動,參加人員1600余人次,參會企業200余家,達成就業意向900余人次。
三、精準服務,建設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大平臺”。
學校利用現有資源,針對有創業需求的退役軍人及現役軍人家屬子女,免費創業培訓并提供三年的創業場所,成功扶持孵化了多家企業。對有就業需求的退役軍人,免費提供從就業推薦、職業指導到學歷提升指導一條龍服務,并多次組織軍人赴先進企業參觀學習,消除對企業的陌生感,提升就業能力,并在企業舉行就業推介會,真正做到了就業直通車。積極對接退役軍人事務局,參與“送崗位到軍營”、“送技能到軍營”活動十余次。同時,在抓好職業技能培訓,讓培訓學員掌握一技之長的基礎上,突出創業培訓,把創業技能、就業創業指導及心理疏導等課程貫穿培訓始終,并成立創業培訓專家志愿團,為有創業意向及成功創業學員提供免費服務。
四、認真學習,提升個人辦學“高素質”。
徐飛同志作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校長,無論是提升辦學水平,還是在個人平時的生活工作中,都能始終做到堅持學習,善于學習,用知識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同時,作為退役軍人技能培訓承訓機構,堅決貫徹中央、省、市關于加強退役軍人技能培訓工作的決策指示,合理安排時間自學法規性文件和條例,不斷提升對退役軍人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同時,通過集中學習、舉辦報告會、專題講座等形式,積極組織學校干部職工認真學習擁軍優屬政策和國防知識,不斷創新辦學方式,開設適合退役軍人及現役軍人家屬子女特點的課程,提升退役軍人及現役軍人家屬子女就業創業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