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層出不窮,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棗莊市薛城區陶莊鎮人大聚焦反詐防騙工作,發動各級人大代表齊上陣,通過微信、接待群眾活動、專題調研、一村一場戲演出、開展反詐騙培訓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反詐防騙宣傳活動,織好“反詐網”,助力守護居民群眾的“錢袋子”,今年以來陶莊兩個派出所共偵破詐騙案件47起,為群眾挽回損失達57965元。
織好學習網。把學習放在首位,務求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以致用。組織轄區內的人大代表,通過多種方式,認真學習《關于加強預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決定》,充分認識當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重要性及現實意義,并進行嚴格細致的責任分工和任務分解。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打擊網絡詐騙的有關法律法規,逐步提高依法助力反詐行動的水平。積極學習其他地區有效的反詐經驗,在取長補短中,逐步完善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的措施,為推動全民反詐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織好宣傳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效,關鍵要提高群眾的防騙意識。認真制定《反詐倡議書》,使居民在進一步增強反詐意識的基礎上,全員行動起來,形成反詐共識,結成反詐聯盟。動員社區干部、包片民警、轄區學校教師等,加入到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隊伍中來,走村串戶進行宣講和發放資料,擦亮群眾認清典型網絡詐騙實質的“慧眼”。通過懸掛橫幅、推送反詐日報等方式,以案說法,讓典型電信詐騙案例為群眾敲響防詐警鐘。四是結合一村一場戲專題演出,通過快板、蓮花落等形式向廣大村民宣傳,讓村民在笑聲中獲得反詐知識。
織好調研督查網。該鎮人大代表以管區為單位,聯合派出所、村干部、志愿者成立6支反詐宣傳志愿隊,敲門到戶走訪調研,目前陶莊電信網絡詐騙的受騙率相較去年下降了40%,受騙者年齡段多集中于老年人、未成年人、外出務工人員,涉詐“兩卡”問題依然存在。代表們與村民面對面交流,認真普及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段、花樣,高發型詐騙的特點和套路、常見話術等結合近期常見、多發的詐騙案例,逐一解答各類防詐疑惑,將電信詐騙的危害、類型和防范的要領傳遞給廣大村民。
人民的關注點在哪里,人大代表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陶莊人大將持續跟蹤監督,推動源頭治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為打贏反詐騙的“人民戰爭”,持續貢獻人大力量。(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宋明成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