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霖,女,1984年10月出生。介入放射學博士,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現任山東省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臨床腫瘤學會放療專委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山東省第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山東省第十三屆青聯委員。滕州市政協常委。
一個無怨無悔的抉擇
2013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后,婉然謝絕導師的一再挽留,放棄國際化大都市的高薪與榮耀,追隨丈夫扎根在滕州的這片沃土,開始了無怨無悔的耕耘。“如果你的夢想還站著的話,那沒有人能使你倒下。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吳林霖常用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的這段話激勵自己一步步前行。
進入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腫瘤科工作后,吳林霖的醫學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先后獨立開展子宮動脈栓塞治療良性子宮肌瘤,門脈支架聯合碘-125粒子條治療肝癌合并門脈主干癌栓等高難度介入治療技術。她常說“當介入醫生隨時都要做好急診手術的準備,不能說我困了,我累了,這個手術就不做了,這不對。生命高于一切,做醫生的職責,就是盡一切力量挽救病人的生命。”
帶著一句諾言,揚帆遠航
吳林霖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這句諾言,她每天背著十多公斤的鉛衣,少則二、三,多則五、六小時,她的弱小的身體托起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對事業的那份執著。工作中吳林霖不僅善于理論聯系實際,而且善于從實踐中總結創造,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了多項科研課題。
2013年,她的一項:“肝動脈化療栓塞及門脈支架聯合或未聯合碘-125粒子條治療肝癌合并門脈主干癌栓的”研究課題,獲滕州市2013年科技發展計劃支持,并通過山東省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省內及北方地區的技術空白,造福大批晚期肝癌患者。為此,2015年該課題獲得了棗莊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子宮動脈栓塞治療良性子宮肌瘤術”在我市率先成功開展,這為更多有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保留了孕育生命的希望。2015年8月在第十九屆國際胰腺病學會年會以及2016年6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世界近距離治療大會上,吳林霖博士均受邀做壁報交流,展示了運用介入治療這一新型的技術手段治療晚期胰腺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代表了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形象,為醫院在國際會議上增光添彩。
2017年4月,她赴意大利錫耶納大學醫學院交流訪問3個月,在那里她如饑似渴地學習先進的知識。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使她意識到學海無涯,不進則退。繼續學習的念頭使她毅然決然地放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雙親,又踏上了南下求學的旅程。在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期間,她又成為了科室的骨干力量,手術、急診、門診百般武藝樣樣精通。兩年博士后生涯,讓她的介入技能又有了飛速的提高。出站后,再一次謝絕了導師的挽留返回故鄉為家鄉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再接再厲,雙崗建功再創佳績
面對取得的成績,吳林霖沒有洋洋自得、駐足不前。2018年她當選為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面對人民的信任和托付,她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主動聯系積極深入群眾,成為滕州市委宣傳部青年宣講團和滕州社科聯專家團成員,利用業余時間為群眾進行健康科普、急救培訓及義診等活動惠及2000余人。2020年她接任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醫教部主任兼科研辦主任工作,主抓醫院科研能力建設。同時她以身作則,積極投身臨床科研,為全院職工做出了良好的表率。近5年來,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4篇,負責省市級科研立項5項,獲得2021年淮海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獲得2022年度棗莊市職工創新創效競賽市級決賽二等獎1項。并以骨干成員身份助力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腫瘤科成功獲評“山東省臨床精品專科“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和“山東省重點學科”,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縣級醫院在省內腫瘤學科的領先地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吳林霖所做的點點滴滴,看似普通平凡,卻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她以良好的敬業精神,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境界,以其較高的科學素養,闡釋了全心全意投身科技創新的精神。她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她的事跡為我們樹立了愛崗敬業,科技創新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