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多措并舉推動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非遺文化孕生于民間、扎根于鄉土、發展于傳承、展示于舞臺、回饋于鄉民,走出了“徐莊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加強非遺文化挖掘力度,實現文旅融合發展。廣泛收集“五區一市”民間藝人信息,通過逐一入戶走訪,搜集、整理、研究民間藝術12項。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申報工作,蓮花落、徐莊糖畫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探索非遺保護與鄉村旅游的有機融合,在葫蘆套整合閑置房屋,建設非遺民俗館,組織非遺傳承人成立葫蘆套莊戶劇團。目前,葫蘆套入選市級鄉村文件建設樣板村,有非遺文化演員12人,蓮花落、川劇變臉等10項非遺文化演出。
二是搭建非遺文化傳承平臺,賡續非遺文化血脈。為進一步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落實“雙減”政策,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利用第二課堂開設非遺文化課,教授川劇變臉、蓮花落、皮影戲、功夫扇4項非遺文化,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非遺文化,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讓學生更好了解非遺文化知識和歷史知識,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展以來,非遺課堂累計開課350余課次,教授學生200余人,組織學生演出10場次。
三是探索非遺文化傳播路徑,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更好傳承弘揚非遺文化,豐富群眾日常生活,組織非遺文化傳承人多次在徐莊大集、葫蘆套景區、徐莊敬老院、山亭區文化廣場等地方開展線下非遺文化項目演出活動。目前,已累計開展線下展演300余場次。采取錄制短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線上文化展演,在朋友圈、公眾號利用非遺文化蓮花落開展防疫、防詐騙等宣傳200余次。通過文化演出有效提升群眾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