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埠西村村道兩側石榴、柿子翠綠欲滴,村民們忙著晾曬玉米。9月30日一大早,棗莊市接待事務中心派駐薛城區常莊街道埠西村第一書記王龍實就驅車趕到了村委會。
“王書記,剛過中秋節,你咋回村了呀?”埠西村支部書記張領建一臉不解。
“這不快到冷藏庫該簽新約,我回來看看……”說罷,王龍實就直奔二樓辦公室,翻找去年的冷藏庫合同。
眼下正是蘋果豐收的季節。村民張裕東是當地蘋果販賣大戶,常年租用冷藏庫儲存蘋果。前不久,張裕東聯系了村委會,想續租冷藏庫。
“這事,咱得早定下來,租出去就有了收入。”說著,王龍實就招呼村支書張領建,一起去冷藏庫察看一番。打開冷藏庫門,一股蘋果的淡淡的清香鋪滿而來。
“張書記,咱收拾下衛生、檢查下制冷裝備,爭取這回談個好價錢。” 說著,王龍實就拿起掃帚打掃起來。張領建叫來幾個村民把冷庫一角落散落到處的水果筐擺放齊整。
大家忙活的這個冷藏庫是第一書記王龍實在村里荒廢宅基地上整出來的“就地取財”項目。
村里的事,不是說干就能干起來的。“沒個像樣子的廠子”“村里河邊荒地多”“修路架橋,不如給俺村留個產業”……在埠西村入戶走訪中,王龍實意識到必須得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下功夫。
埠西村距薛城城區4.8公里,緊鄰318省道,小泥河、老寨河穿流而過。雖然河灘荒地多,但是埠西村交通便利。
一個清理荒地、利用廢宅的“致富”想法,在他腦海中形成。2022年3月和2023年4月,埠西村先后兩次清理“四荒地”共18畝,通過山東省農村產權交易云平臺在線交易,合計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
有了“四荒地”在線交易的嘗試,王龍實考慮到交通區位和冷藏庫的市場需求,協調區級鄉村振興資金10萬元、利用市派第一書記鄉村振興資金40萬元,選址在村荒廢宅基地上建設埠西村冷藏庫產業項目。
沒多久,殘垣斷壁的荒廢宅基地大變樣,取而代之的是長16米、寬14米、高4米的冷藏庫。建成后的冷藏庫產權歸埠西村集體所有,通過出租方式,每年將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以上,讓埠西村實現了鄉村特色產業從無到有、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殘垣斷壁整治、服務周邊村民多方共贏的局面。
“這下又能增加不少集體收入!”伴隨著村支書爽朗的笑聲,王龍實盤算起今年的村集體收入。“2022年5月立項、6月建設、8月建成、10月中旬試運營……”張領建細數著收入,試運營四個月,村集體就收入租金1.8萬元。
前段時間,冷藏庫蔬果賣光后,村里就關了制冷設備。“別忘了試試制冷設備。”一旁,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埠西村網格員鄭衛東提醒道。王龍實和大伙兒查看線路、制冷設備,確定機器運行正常。
“辛苦大家伙了,冷藏庫沒問題了,我們就能放心簽續約合同了!”說罷,就和村支書商量起合同細節。(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令洋 通訊員 耿建存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