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早上和中午營業,晚上關門,現在夜生活豐富了,夜市人流量上來了,我們就把營業時間延長到了晚上,填補了晚餐和夜宵經營收入的空白。目前看,銷量不錯,歡迎越來越多本地和外地的朋友來我們夜市體驗消費。”正在西集鎮龍河文體廣場夜市打理羊肉湯攤位生意的黃老板興高采烈地說道。
8月17日,夜幕還未降臨,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的龍河文體廣場就已經人頭攢動、美食飄香。攤主們忙碌著制作各種美食,白嫩鮮香的羊肉湯、酥脆可口的菜煎餅、麻辣過癮的辣子雞、油光锃亮的烤串……各種特色小吃琳瑯滿目,刺激著食客的味蕾,濃濃的鄉村煙火照亮了“不夜村”,紅火的夜市場引燃了鄉村“夜經濟”。
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實施,群眾從物質滿足到精神富有的需求日益多元,夜間休閑消費的渴望也與日俱增。如今,紅紅火火的鄉村小夜市,不僅為群眾提供了方便,更是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子,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來,帶動鄉村旅游乘勢而上,展現勃勃生機。
記者在龍河文體廣場夜市看到,夜市里還設有“百味山亭”特產區、小吃區、表演區、非遺展銷區、兒童游樂區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既為農民搭建了“土特產”銷售平臺,壯大各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親身游玩感受“不夜村”活躍氛圍的村民們紛紛表示,現在在村口的美食街就可以買到文創產品,孩子們晚上也有了玩耍的地方,老人可以看看演出、跳跳舞,逛吃賞游樂趣多,感覺非常好,現在鄉村的夜生活過得真是有滋有味,熱熱鬧鬧,可不比城市里差。
發展夜經濟是提升城鄉消費需求、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力舉措。目前,西集鎮已初步形成集夜食、夜購、夜游于一體的多元化夜間消費,做大鄉村“夜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據了解,除了西集鎮附近的村民來這里擺攤設點之外,周邊的鎮街也來到龍河文體廣場夜市擺攤設點,平均每天吸引周邊村民上千余人次。同時,地方政府還鼓勵村民擴大就業范圍,想方設法增加收入,在促進鄉村振興這條道路上,不斷探索發展西集模式,增加村民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記者 孫秋實 通訊員 楊曉宇 米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