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山亭區桑村鎮辛莊村積極開展美德信用建設,運用信用理念和信用方式,深挖誠信文化,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新格局,先后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村、棗莊市鄉村振興培訓基地。
一是建設法治廣場
“辛”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象形字,通“刑具”,警示眾人要“嚴以律己、遵紀守法、重諾守信”。為弘揚法治誠信精神,提升群眾法治理念、誠信意識,辛莊村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把法治元素與誠信文化融為一體,整修村內廣場并命名為“法治廣場”,使群眾通過形象直觀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誠信熏陶,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今年以來,在該廣場先后舉辦誠信故事展、陽光報告會、法治宣講、“四倡四禁”等活動9場次。
二是賦能鄉村振興
《說文解字注》云:“律書曰:辛者,言萬物之新生,故曰辛。《釋名》曰:“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辛”字亦有“辛勤勞動、萬物收成”之意,寓意通過辛勤誠實勞動獲得收成。為此,辛莊村創立了“辛心為民 辛勤新生”的黨建文化品牌,建成了鄉村振興實踐展館,全面展示辛莊村黨員群眾通過辛勤誠實勞動在鄉村“五大振興”方面取得的發展變化。
三是講好誠信故事
廣泛吸收村內誠信實事及故事,在黨群服務中心集中展示。其中,1952年村民老“地契”展現了樸素的契約精神;村書記退伍后經商使用“公平秤”和“算盤”,向黨員群眾宣誓出對服務村民“公平公正”的守信諾言和“精打細算”的治村理念。同時,將“誠信包容”的新山亭精神融入其中,進一步增強村民誠信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