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申報全省基層治理實驗點以來,棗莊市薛城區常莊街道常興社區始終以“惠民、興業、善政”為目標,以“互聯網+”為創新引擎,以促進信息和資源共享為重點,著力構建便捷高效的基層社區治理體系,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同心同德,在“惠民善政”上展現新擔當。加強居委會和業委會的建設和運作,增強了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意識和能力。設立“綜合受理”窗口,實現“一窗受理、全科服務”的目標,目前已率先實現民政、殘疾事業、就業創業類事項的一窗式辦理,并印制業務指南、二維碼等方便群眾辦理業務。進一步明確居民權利和義務,完善居委會和業委會自治規章制度,提高社區居民自治的水平,持續提升居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同心同向,在“數字賦能”上實現新突破。依托“薛城一格通”和智慧社區“常聞民聲”小程序,做到“應上盡上”,全面實現“一網通辦”。社區18個網格的人房信息比對、錄入,實現一戶一檔3D可視化管理。建成“社區網格化服務中心+網格驛站+志愿者服務站”的三級信息服務網絡互聯互通的社區智慧管理和服務體系。建立智能化社會服務模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治理體系和較為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初步實現全社區的智慧化。
同心同行,在民生福祉上體現新作為。通過“常聞民聲”小程序,結合“結親連心”走訪,為老百姓提供政務服務、社區服務、便民服務等一站式服務。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和移動端,實現了工作人員隨時隨地辦公,對事件上報通過事前、事中、事后三張圖片留痕,進行全流程管理。截止到目前,居民上報事件辦結率為100%,事件平均辦結時間控制在3天以內,對此群眾也對網格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認可和信任。“常聞民聲”智慧平臺自投入試運行以來,收集上報事件546件,已辦理事件546件,辦結率達100%。
同頻共振,在“社會治理”上作出新貢獻。深入推進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微腦整合視頻監控、網格巡查、重點區域實時管控、高風險預警等,形成立體化防控技術能力。社區數據池匯聚社區人、地、事、物、情、組織相關數據, 構建社區管理一張圖,通過三維實景建模實現數字孿生可視化,一圖攬全域,將社區的網格劃分、重點人員、重點事件、居民信用積分、監控等信息集中展示,實現以房管人,一戶一檔,特殊人群標簽化,清晰直觀的對人口進行精細化管理,確保“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難事妥善解決”。(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