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山路對我們太重要了!以前種地得背著農具爬山,特別費勁,現在開著電動三輪車就到地邊了……”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寺溝村村民馬運才提起村前新修好的環山路難掩激動之情,“有了這條路,村里的櫻桃、黃桃、小米等就不愁銷了。”
寺溝村東臨水泉鎮張山頭村,西臨北山村,過去是出了名的窮山村,因交通不便,小商小販不愿到村來,盡管該村種植的櫻桃、黃桃、小米等農產品品質好,銷售卻面臨困難。
“修通這條路一直成為村民的期盼。今年多虧了政協委員的提案和區政協的關懷,在他們的協力推動下,4月底這條路就修好了。路通了,寺溝村的農產品價格也高了,也好銷了,前段時間很多水果商把車輛開到果園地頭收購櫻桃、黃桃等。目前,寺溝及周邊幾個村的火櫻桃、大紅杏、春雪桃等水果已基本銷售完了。”馮卯鎮黨委副書記王志祥感慨地說。
寺溝村的變化,只是山亭區政協錨定“六有目標”積極作為,助推農村公路多元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之一。近年來,山亭區政協圍繞區委“1473”工作思路,結合山亭大公園建設、鄉村振興工作,積極推動農村公路提質增效工程建設。在年初召開的區“兩會”上,區政協委員先后提出了《打通“斷頭路”,保證村道暢通》的建議提案和《關于打造美麗縣鄉道路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委員們建議:加大幫扶力度,實現農村公路硬化全覆蓋,實現村村通、戶戶通,徹底消除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障礙,積極構建農村公路多元融合發展體系。
山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政協委員的提案,責成區政府辦公室、區直相關部門聯合區政協迅速成立工作專班,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調研等形式,積極落實提案建議。同時多次與政協委員們面對面座談交流,協商議事,形成共識,并由區政協副主席帶隊多次開展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題視察活動,助推農村公路多元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在區政協委員們的推動下,山亭區對水泉鎮、城頭鎮和店子鎮的部分道路提檔升級已經完成23.5公里,改造提升環翼云湖旅游大道、靈芝湖環湖路、北外環綠道及半馬公路57.7公里,建設區級公交換乘中心1處,改造鄉鎮公交換乘站10處。
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使用,為山亭區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動力,成為山亭區實施工業倍增加快產業突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引擎。(記者 劉明 通訊員 沈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