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臺兒莊區高度重視農村勞動力就業工作,始終堅持把促進農民就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探索實施農村勞動力就業“1+1+1”新模式,拓展全方位、立體化農民就業新路徑,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目前,全區農村勞動力就業總量達12.6萬人,占全區農村勞動力的83%。其中,外出就業5.84萬人,區內就業6.76萬人。
產業升級“發力”
就地就近吸納一批
一是工業帶動,讓農村勞動力“有活干”。聚焦強工興產,抓好高端裝備、鋰電、造紙、紡織、裝配式建筑等優勢產業集群,推進補鏈強鏈,吸納培育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產業,拓展穩性、長遠的高質量崗位。近兩年,招引落地工業項目97個,新增就業崗位400余個,幫助4000余人解決就業問題。二是旅游拉動,讓農村勞動力“有錢賺”。以古城為龍頭,整合運河、濕地、南部山區等資源,圍繞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等項目,推動民宿客棧、餐飲美食、休閑娛樂等業態發展,持續吸納本地人回鄉就業創業。全區農轉旅從業人員累計達1.3萬余人。三是農業推動,讓農村勞動力“有奔頭”。立足農業發展優勢,探索“按揭農業”新模式,形成以馬蘭屯鎮設施蔬菜為基地核心,邳莊鎮設施蔬菜、泥溝鎮蘑菇為試點的產業布局。目前,全區共有按揭蔬菜大棚1000畝,按揭肉牛1000頭,推動30余個村近1000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技能培訓“用力”
促進就業創業一批
一是加強技能培訓,變“人工輸血”為“自我造血”。培訓面向全區范圍內有勞動能力和培訓需求的農村勞動力,結合農民就業意愿,共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300余人,涉及廚師、面點、家政等13個工種,有效提升了農民就業技能。二是強化創業培訓,變“短期治標”為“長效治本”。根據返鄉創業農民工創業需求,采取“分散+集中”的培訓模式,通過開展“農村黨員創業培訓”等專項行動共培訓828人。并打造“創業培訓+模擬實訓+電子商務+跟蹤扶持”的創業服務路徑,扶持426人成功創業。三是立足產業特色,變“概略漫灌”為“精準滴灌”。結合邳莊鎮水稻種植特色,邀請省水稻研究所專家定期到現場開展培訓,培育生產經營型等新型職業農民1200余人。
崗位開發“給力”
政策托底安置一批
一是把好“程序關”,科學設置崗位。立足鄉村振興、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現實需求,開發設施管護、助殘助困等領域城鎮公益性崗位270個、鄉村公益性崗位1950個,解決“崗在哪里設”問題。二是把好“用人關”,精準安置人員。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增加群眾收入為出發點,對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享受政策人員、殘疾人、低保戶人員、大齡人員開展摸底調查,廣泛收集就業意愿,建立人員數據庫,解決“人從哪里來”問題。2022年,共安置各類城鄉就業困難人員2234人。三是把好“發展關”,創新打造品牌。堅持“一鎮一特色”,立足區域特點成功打造“益眾”桃鄉、“七彩”邳莊等公益品牌,助力鎮域經濟發展。公益崗位人員上崗后,在生態保護、文化守護、“臺滿意”創建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