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周書記了,沒想到不到10天的時間就把水渠修好了,解決俺桃園灌溉的問題”。山城街道巖底村村民在葛某在村“廉情服務站”激動地說。
今年以來,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紀檢監察工委在區紀委監委的指導下,創建了農村基層“廉情服務站”,服務站行使監督檢查、協調解決群眾利益訴求、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等職能,將紀檢監察監督觸角向村級延伸,對村級公權力及所有黨員干部開展“零距離”監督,著力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
配強人員隊伍,監督有力量。整合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級紀檢委員、老干部、老黨員等力量,在試點村成立“廉情服務站”。目前已完成3個村的“廉情服務站”的建設,每個村配備5-9人,并設有獨立的辦公場所。
明確職責定位,監督有方向。“廉情服務站”人員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生活中收集群眾訴求,了解群眾對村“兩委”的意見建議,掌握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已收到群眾反映訴求54條,已解決50條。
落實工作制度,監督有依據。出臺《山城街道“廉情服務站”試點建設實施方案》,每月固定在28日召開“廉情服務站”工作會議,集中對本月村級開展工作開展情況監督檢查,擔當村級工作的“監督員”,讓村級工作更規范、程序更合法、村干部履職更正規。
實施全面公開,監督有溫度。在7個試點村建設了“碼上監督”網上平臺,實現村級工作“線上+線下”公開,同時,在平臺實現訴求反映、辦理結果全過程的可視化,切實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和能力。目前,“碼上監督”平臺已收到群眾反映訴求25條,均已解決并反饋。
“‘廉情服務站’不僅讓權力運行更加陽光透明,更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自身的利益有人維護。”山城街道紀檢監察工委書記郝玉臣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廉情服務站”成員業務培訓力度,讓他們都成為“行家里手”,把村級監督工作做得更深更實。(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鞏村忠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