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淺公園建得真好,以前接完孩子就回家,孩子整天抱怨沒有玩的地方,但自從建了這個公園后,孩子放學后就在這玩,真方便。”2月22日,正在臺兒莊區閆淺公園陪孫子游玩的王大媽高興地說。
近年來,臺兒莊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辦好民生實事、改善民生福祉作為重點工作推進,持續在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居住環境、社會治安、文化生活、社會幫扶等方面持續發力。去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1.4%,52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做優教育資源
辦好滿意教育
該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隊伍,提升辦學質量,教育事業受到群眾廣泛好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23所。實施強校擴優工程,城區學校結對幫扶了24所農村學校,進一步提升了城郊和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面向全區為6所農村初中學校選聘校長,培養齊魯名師名校長1名、棗莊名師名校長2名、棗莊市教學能手38名,教師結構和素質進一步優化。
強化服務質量
提高診療水平
該區推進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和20家中心村衛生室建設,加強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緊密醫聯體建設。完善中心衛生室建設,提升就醫環境。邀請省內外14位專家常駐坐診、帶教查房,選派74名專業技術人員到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培訓,招聘專業技術人員22人。在全區一、二級公立醫療機構開展“幫辦陪送訪”服務,受益群眾1.5萬余人。開展重點服務項目大提升行動,規范實施公共衛生服務婦幼項目、“兩癌篩查”等項目,惠及群眾2.3萬余人次;建成兒童健康管理中心,為兒童提供個性化體檢、視力、聽力醫療保健等一站式健康服務,3歲以上人群接種率達91.45%。
改善居住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以提升城市品質為目標,該區對水務局宿舍、林業局宿舍、水上派出所宿舍等7個老舊小區實施了改造提升。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27.88公里,修補路面55.28公里、硬化村道4.1萬平方米。
強化園林美化功能,快速推進蘭祺濱水公園、閆淺公園及8個口袋公園建設,改造界域節點8處。加快推進南四湖、大運河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建設,保障南水北調調水水質安全;完成了月河灣濕地項目,環城濕地水系生態修復二期項目完成基礎工程建設;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45個村治理任務已完工,并完成了30個村的自驗工作。
筑牢安全防線 增強群眾安全感
該區扎實開展“10+3”突破行動,深入推進“忠誠2022”、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等系列專項行動,偵破影響民生的盜竊小案180余起,打擊處理200余人,挽回群眾損失40余萬元。全區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6%、45%,其中電信詐騙犯罪發案數、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57%、62%。深入推進“四聯”機制和“情指勤輿”一體化建設,積極構建“三三四”巡防新體系,建設駐巡站3處、交警執法服務站1處、警民聯防執勤點16處,有效提升了社會治安掌控力。堅持將警務融入黨務、政務、村務,推行“四個一警”,即一管區一警、一村一警、一企一警、一校一警,實施領導帶頭訪、突出重點訪、主動宣傳訪、注重實效訪。目前,走訪群眾8萬戶,收集意見建議210條,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完善文體設施
豐富群眾生活
這個區健全完善區、鎮(街)、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區級圖書館、文化館均達到國家二級館標準,6處鎮(街)全部建成高標準文化站,211個行政村(社區)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去年以來,改建提升村級文體廣場49個,整合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體育館、區工人文化宮等陣地資源。實現區域文體資源集約運營服務,建成市民中心分館和新華書店分館2座書房,更新圖書10000冊。開展廣場舞培訓等活動15場(次),累計培訓基層文藝人員500余人次,文藝人才隊伍專業素養得到不斷提升。以增加公共體育設施為目標,為村(社區)、公園等新配備健身器材320件,舉辦各類體育賽事50余場。
開展社會幫扶
兜住民生底線
這個區深入開展社會幫扶,積極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民生保障覆蓋面排在在全市前列。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等9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均實現提高10%以上。開展“慈善助學”活動,救助城鄉低保家庭高等教育新生89名,為棗莊二中56名困難學生一年內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費。聯合有關部門開展“點亮微心愿、牽手伴童行”圓夢活動,為7名孤兒和2名事實無人撫養大學生發放助學金9萬元;培育發展慈善組織4家,鏈接慈善資金近100余萬元,開展“孤困老人救助”“留守兒童關愛”“女童保護”等關愛關懷項目15類,惠及240名居家老人和困境兒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全區1200余名分散供養特困老人提供照料護理服務,全面改善老人生活環境,提升生活質量。(賈禮章 侯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