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臺兒莊區侯孟前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借助深挖“區位優勢”、盤活“土地資源”兩把“金鑰匙”,在村級經濟發展、興辦惠民實事上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打造起村級經濟發展的“聚寶盆”,匯聚起民生福祉的“新高地”。
臨街“借”道,激發潛能鑄造區位“金名片”。充分考慮村莊緊靠集市、毗鄰國道等有利因素,秉承“挖掘街市紅利 發揮交通優勢”集體經濟發展理念,凸顯區位經濟拉動作用,當好強村富民“包租公”。拆除閑置房屋,整合侯孟市場“沉睡資源”,自建30間門面房,用于商業租賃,每年收租5.4萬元。鼓勵村民參與侯孟市場街道管理、運營,206國道保潔,實現25人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1.2萬元。依靠山東臺莊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泉興水泥有限公司人員集聚效應,積極發展交通運輸、餐飲、娛樂、客房服務,帶動80%村民靈活就業,利用區位“金招牌”鼓起村民“錢袋子”。
盤活資產,以土生金種好經濟“搖錢樹”。從現有資源入手,著力在用活土地上“大做文章”,通過“化零為整”、強化監管,盤活荒蕪山林、耕地及村內零散、閑置的“邊角土地”,增強村集體增收的內生動力。流轉260畝澇洼地筑巢引鳳,每年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8萬元;對“三資清理”40余畝荒地重新發包,提高5萬元土地附加值。采取“租金換股權”運營形式,與山東臺莊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共享”,村民即股民,參與公司分紅,調動農民積極性。挖掘荒蕪山林資源,建成200畝甜桃種植園,成立金滿田谷物種植合作社,實現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目標。
聚焦民生,求真務實勇做擔當“好支部”。錢袋子鼓了,腰桿子才能直。隨著村集體經濟步入“快車道”,積極利用集體收入,在為民辦實事上狠下功夫,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先后投資100萬,集中精力推進村內道路硬化、荒山綠化、村莊亮化工程,實實在在讓群眾享受到村莊發展的豐碩成果。現已實現村內3條主街、36條小巷硬化,戶戶通實現全覆蓋。開展荒山植樹200余畝,覆綠效果明顯;每年新增300余棵綠化苗木,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建成900平方米休閑廣場、130米文化長廊,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定期舉辦鄉村趣味運動會,豐富人民群眾文娛生活。建立壹樂園兒童之家,關心、照顧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投資5萬元整修、拓寬基本農田溝路渠,達到防旱治澇效果,提高糧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