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冬日暖陽照耀下的臺兒莊區馬蘭屯鎮西張莊村“文明實踐家庭站”——老支部書記張言生家的小院兒熱鬧了起來,村民們圍坐在張言生身邊,聆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十年前,咱村基礎設施落后,集體經濟薄弱,晴天出門一身土、雨天出門一身泥,如今家門口都鋪上水泥路,村里建起了雙渠廣場、鄉村振興館、把戲廣場等旅游景點,成遠近聞名的模范帶頭村。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的內容,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頭了。對比過去,我們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干!”張言生用親切的方言與村民們娓娓道來,鄉親們紛紛說變化、談感受、話發展,對西張莊村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對于奧運冠軍孫夢雅家庭來說,這是榮耀的10年。在奧運冠軍孫夢雅家的文明實踐家庭站,孫夢雅媽媽動情地對鄰居們說:“夢雅是個活潑開朗、愛動愛玩的孩子。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市體校郭泰教練選拔到市體校從事皮艇項目基礎訓練。2017年,夢雅進入國家隊,在黨和國家的大力培養下,獲得東京奧運會女子500米雙人劃艇冠軍,走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為國爭光,以前這種事咱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現在,我們家被評選為‘文明實踐家庭站’,我們家將發揮好帶頭作用,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要求,讓更多人成為文明實踐活動的受益者,帶動更多人成為文明實踐活動的參與者”。
為加強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該區在奧運冠軍、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家庭中優選46個家庭作為首批“文明實踐家庭站”,在鞏固宣傳陣地、提升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引導群眾、教育群眾。
規范陣地建設,搭建群眾聚集“人氣場所”。文明實踐家庭站評選堅持“鎮村支持、群眾認可”的思路,以黨員干部、鄉賢能人、“五老”志愿者、美麗庭院戶、非遺傳承人等家庭為中心戶,堅持正向引導,依托家庭文藝、文明、文化原生陣地,發揮貼近群眾、熱情親和、形式靈活的優勢,設立各具特色、不同類別的文明實踐家庭站,實現宣教則教、宣娛則娛、宣講則講。
精心培育品牌,打造精神文化生活“加油站”。突出說事拉理,通過“家庭站+”模式,將“冒熱氣”的黨的二十大精神、惠民政策、文化活動、暖心服務送到農家炕頭,將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觀念播種在群眾心中,使文明實踐家庭站更接地氣、聚人心。掛牌以來,先后邀請道德模范、非遺傳承人、農技專家、文藝骨干到文明實踐家庭站開展理論宣講、移風易俗、技術交流、文體活動等50余場次,吸引2000余名群眾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設立“家庭講臺”,實現理論宣講“零距離”。該區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家庭站中退休干部、老黨員、老復退軍人等群體政治覺悟強、閱歷經驗多、群眾威信高的優勢,設立“家庭講臺”,打造別開生面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由將群眾“喊過來”聽宣講轉變為群眾自發“坐一起”學理論,真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清楚、說明白,讓老百姓喜歡聽、聽得懂,打通理論宣講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依托文明實踐家庭站開展微宣講200余場次,受眾近萬人。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