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葫蘆套風景區,舉目望去,滿眼皆山,景色秀麗,盤山路兩側樹木蔥郁。“俺們村山多樹多地少,村道又窄又破難進難出,家里種的核桃、花椒、板栗也不好賣。”葫蘆套村曾擔任過村會計的高成義說,現在好了,政府發展旅游吸引來了人氣兒,土路修成了柏油路,在家門口就能賣農產品,過年的時候一天能賣300多斤板栗。
前些年,該村以鞭炮生產為主要經濟來源,多數村民家中均有鞭炮加工小作坊,不僅污染環境,更存在巨大安全隱患,根據山東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列入取締關閉行列,失去以前賴以生存的產業后,葫蘆套村曾一度陷入迷茫。2016年該村依托獨特的自然生態和文化資源,在村黨支部引領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的葫蘆套村內天藍、水清、山秀、景美,處處生機勃勃,該村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這個昔日“藏在深山無人知”的小山村成為鄉村近郊游熱門目的地,每到節假日游人如織。目前年接待游客已達1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2000萬元。
葫蘆套村通過景村共建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土地流轉生“租金”、村民務工賺“薪金”、鄉村旅游掙“現金”,春節期間十幾天就帶動村民經濟收入二百余萬元。葫蘆套景區負責人劉剛說,村民的致富渠道拓展開了,有了景區務工、銷售商品、農家樂、民宿,村民自家種植的板栗、花椒、核桃也有了銷路,30多名村民還在景區當上了保潔員、安保員、管理員,平均月工資能達到2000元以上。 以青山綠水為本,充分挖掘和發揮資源稟賦,使村莊變景區,得益于該區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扎實開展“山水林田大會戰”“山亭大公園”建設,走實走好生態富民鄉村振興之路。 除了開展生態旅游,生態富民的例子比比皆是。眼下正值火櫻桃上市期,山亭區的火櫻桃有著“江北春果第一枝”的美譽。走進山亭區水泉鎮的櫻桃現代農業溫室大棚,圓潤飽滿、晶瑩剔透的大櫻桃已經掛滿枝頭。在智能化櫻桃大棚里,棠棣峪火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理事長廉士華通過手機,對大棚內的種植數據、棚內影像實時進行監控,即時掌握大棚內的各項參數,并調整溫度、濕度、灌溉。棠棣峪村有30多年櫻桃種植歷史,但大部分櫻桃樹都是20世紀90年代引進的品種,樹齡較長,加上管理方式粗放,產出的果品質量差,導致銷售價格一直很低。廉士華多次到外地學習櫻桃種植技術,引進了紅燈、美早等名優品種,并對大棚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咱種的櫻桃不打藥,品質好,都是綠色食品,所以價格也高,你別看賣得貴,咱們在抖音、快手、淘寶、拼多多上都有銷路,還有外地經銷商上門收購,銷路一點都不愁。現在大棚櫻桃一畝收入是5萬元,我有7個棚共20畝,年收入達到100余萬元。”廉士華說。 水泉鎮棠棣峪村黨支部領辦了火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1.1萬平方米電商集聚區,發展網上店鋪50余家、電商從業人員500余人。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電商業戶發展到9家。線下規劃建設體驗區精品采摘園30處,帶動發展高標準櫻桃大棚300多個,共流轉土地1600畝,入社農戶230戶,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村集體增收30萬元以上。隨著櫻桃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櫻桃產業鏈條拉長,品種結構也優化改良,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山亭火櫻桃栽培品系,水泉鎮還連續多年舉辦火櫻桃文化旅游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櫻桃價格也是連年攀升,采摘價格達到120元一斤,火櫻桃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拳頭產業”。 要把美麗的風景、優質的農產品“賣出去”,鄉村人才是關鍵。為確保青年人才“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山亭區在全市成立了首家村級社團組織——“山亭區藤花峪村青年創業聯合會”,引導青年人才由遠離家鄉的“離家雁”,轉變為心系故鄉、致力鄉村振興的“自家人”,涌現出了哈工大碩士高安勤、電商直播達人朱玉鳳等一批好青年典型。 “家鄉生態資源豐富,農產品品種繁多,卻難以真正的走出村莊。找到了問題所在,他們先后回鄉開設了淘寶店鋪和抖音小店,通過直播、短視頻推廣引流,以電商直播的方式為本土農產品‘帶貨’,將村里的紫薯、地瓜、板栗、大棗、小米、花椒等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發往全國各地。”藤花峪村青年創業聯合會李鵬說。 青創會充分發揮資源聚集的作用,動員組織會內成員高安勤、朱玉鳳等有經驗的主播為村民提供免費的鄉村電商公益課堂,開展實戰演練,實現從基礎設施支持、人才孵化培訓到農產品品牌設計、政策引導和資源協調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助推農特產品駛上“快車道”。目前,已培訓村民30余名,現場開店8家,全村電商微商戶已達13家。 2019年以來,青創會會員高安勤、朱玉鳳、李中尉分別從電商精品、直播批發、線下市場累計收購并銷售本村優質農產品200萬斤,輻射帶動農戶100多戶,貧困戶31戶,累計營業額1500萬元。通過高價收購農產品,包裝分揀帶動就業,累計帶動村民增收70多萬元。 山亭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步將進一步挖掘生態資源,加快集聚和轉化綠色財富,深度做好文旅融合、產業振興文章,努力使生態資源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