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發揮志愿服務作用,棗莊市山亭區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力量,采取區鎮村聯動、線上線下統籌、“五為”志愿服務等,構建“325”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模式,把“亭”暖心志愿服務送到基層一線、送到群眾身邊,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
一是應急動員實現“三級聯動”。第一時間發布倡議號召,動員全區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迅速發動58支志愿服務隊、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7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支社會志愿服務團隊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志愿服務網絡,累計開展全面消殺、物資保障、核酸檢測等專項志愿服務活動800余次。實施科學網格化管理,將力量下沉基層一線,在城區劃分8個一級網格48個二級網格,形成網格幫包單位人員、黨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文明實踐網格員“五方聯動”機制,廣泛開展疫情防控“雙敲”活動,實現地毯式摸排、跟蹤式服務。指導每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20余人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伍,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充實網格力量,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問事、有人做事”。
二是宣傳引導統籌“兩條路徑”。靈活運用“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載體,及時將防疫政策、健康知識、服務項目送到群眾身邊、走進千家萬戶。線上,借助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App、“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策劃推出《致全區疫情防控志愿者的一封信》《@志愿者們,這里有一份溫馨提示請查收》等50多篇主題宣傳,刊播疫情防控通告、公益廣告、宣傳標語等6.8萬余條;線下,通過張貼標語、發放明白紙,利用“村村響”大喇叭、移動小音箱、流動廣播車等方式,廣泛組織鄉音“土味”喊話,并舉辦疫情防控志愿者專題培訓,編制印發《志愿者防疫工作指導手冊》及電子“口袋書”,全方位、全時段引導“管住人”“不聚集”“不流動”。依托“一約四會”志愿者,開展“疫情防控不放松、移風易俗過清明”專項行動,組織書寫寄語、家庭追思、網上祭英烈等系列活動,累計參與群眾近12萬人次。
三是精準服務做實“五項任務”。在“為老”服務方面,針對高齡、獨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體的特點,志愿者聯合醫護人員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核酸檢測服務達1400余人次,確保多輪次核酸檢測“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在“為小”服務方面,志愿者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全面摸排轄區內學生居家網課情況,開通學生綠色檢測通道,全面采取“隨到隨采”措施,先后組織40余場次專項學生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在“為困難群體”服務方面,組織各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力量,主動摸排轄區內困難人員名單,對殘疾、患病、無勞動能力等困難群體整理上報,及時了解掌握困難群體生活物資保障情況。在“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服務方面,通過開設6條“暖心行動”公益服務熱線,組織專家線上答疑,志愿者深入到有需要的群眾家中,引導如何更加科學的居家辦公、學習,讓群眾在“疫”中更舒心、在“云”上更暖心。在“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 ”方面,充分發揮各級文明單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等主體作用,下沉一線,廣泛開展協助核酸檢測、防疫知識宣講、應急救援、消毒消殺等志愿服務3000余次,打通精準服務“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