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兒莊區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抓手和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加快實施創新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截至2020年,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9.8萬畝,其中“十三五”期間,共實施農田項目24個,總投資27839.5萬元。增加糧食生產能力4077.93萬公斤,增加種植業總產值3743.08萬元,項目區農民收入增加總額4840.26萬元,直接受益人口10.96萬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0.1萬畝,年節約水量1905.63萬立方米,增加農田林網防護面積6.55萬畝。
該區率先“拿下”第一批山東省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創建示范縣項目。2021年5月21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下發了關于公布2021年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名單的通知,認定臺兒莊區為2021年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之一。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農田成方、集中連片;灌排配套、設施先進;道路暢通、設計規范;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林網適宜、生態良好;科學種田、優質高效;管理嚴格、機制完善”為總目標,2021年計劃完成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計劃投資6000萬元;2022年計劃完成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2023年計劃完成1.03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計劃總投資1554萬元。實現全區域內適宜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耕地全覆蓋,成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
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在規劃設計階段就研究新方法,智慧農田管理系統應運而生。該區打造高標準農田智慧系統,實現在“5G+”背景下的智慧農田建設和管理。高標準農田智慧平臺系統,對電氣設備等加裝了智能管理、監控系統,能夠起到很好的監控管理和防盜作用。對土壤墑情、井水位置、降雨量、作物長勢等都納入監控管理。今年該區進一步創新智能機井房建設,采用玻璃鋼智能機井房,占地面積小,節約耕地,質地堅韌、美觀,組裝便捷,直接安裝在機井上,絕緣性能高,安全耐用。
助力脫貧攻堅,讓農民體會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該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省定貧困村項目區分別位于澗頭集鎮的孫蘇莊村和泥溝鎮的姜莊村,建設面積0.3316萬畝,投入資金497.4萬元。通過修塘堰、打機井、疏浚溝渠、管道敷設、農田林網、農田輸配電、新建進地涵及過路涵、整修硬化機耕路及田間路等,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產能力。
高標準農田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帶動農民增收。泥溝鎮姜莊村是省定貧困村,該村支部書記孫中君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路子,帶領全村整體脫貧。村黨支部領辦的這個種植合作社,第一個項目就是種植大蒜,他們帶領社員,聯合施工單位,挖排水溝,打井,整平土地。2021年又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提高了田間灌溉效率和農作物通風、光照效率,達到節水、省肥、增產的目的。運河街道順河社區和張山子鎮六里石村主要涉及稻改,2021年項目實施分別進行土地整平300畝和970畝。相比種植玉米,稻改的實施可實現畝均增收6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