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環繞,綠水潺潺,設施齊備,游客如織——這是山亭區徐莊鎮葫蘆套村如今的景象。這個村立足村情村貌,借助第一書記幫扶的機遇,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山亭區典型代表。
近年來,山亭區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圍繞“全域建成美麗鄉村”目標要求,立足生態優勢,整合資源要素,集中連片建設,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截至目前,已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158個,覆蓋率達到58%。
根據城鄉融合發展要求,山亭區編制完成10個鎮街總體規劃和183個美麗鄉村規劃。按照“魯南山村、山村民居”總體定位,結合各鎮街特色,著力規劃建設詩話山水型、古風民俗型、農事風情型、運動休閑型、生態養生型等特色村居,做到“一鎮一韻、一村一色”。圍繞“三湖三帶一濕地”,重點打造環巖馬湖、環翼云湖、環靈芝湖,規劃建設湖光山色示范區;沿店韓路、北留路、103省道,規劃建設田園風光示范帶;環月亮灣濕地,規劃建設濕地韻味示范點。在建設過程中,不搞大拆大建,統籌考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因素,營造便民、舒適、共享的空間環境。
山亭區堅持“面子”“里子”一起抓,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他們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和鎮域路域環境整治,累計投資9.1億元,實施“五化”“七改”和“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村村通硬化路、行政村通公交、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四個全覆蓋”。堅持因村制宜,注重突出特色、培育亮點,先后建成活力·李莊、3D畫·廟嶺、醉桃源·溫莊等一批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美麗鄉村。緊盯庭院美、居室美、家風美、文化美、廚廁美“五美”目標,創成美麗庭院示范戶6577戶。為提升文化內涵,深入挖掘和提煉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建成馮卯庫區移民博物館、水泉醬油公社、小邾國歷史文化館等鄉村記憶館12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70個,為美麗鄉村增光添彩。
美麗鄉村需要“美麗產業”。按照“特色引領、科技支撐、品牌打造、項目帶動”的思路,山亭區著力培育壯大富民產業。立足特色林果和優質雜糧、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建成林果基地48萬畝、雜糧基地20萬畝,發展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7家、市級現代農業示范鎮街9個;規劃建設洪門、月亮灣、巖馬湖等田園綜合體5個,建成省級以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30余處。探索“院地合作”新模式,加強與中國農科院、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全國第一個中國農科院縣級實驗站和4個試驗示范基地、青島農業大學魯南鄉村振興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博士工作站落戶山亭。積極爭創全域有機示范區,成功注冊“百味山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認證“三品一標”181個。
山亭區堅持建管并舉,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在建成村和創建村推行村“兩委”抓總、街長負責、住戶門前三包、黨員集中監督、年底考核評價的“五位一體”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模式。他們還大力實施鄉村清潔行動四季會戰,實行區鎮村三級干部幫包、群眾積極參與機制,定期到村開展清潔活動,徹底消除農村“三堆五垛”。開發村級保潔、設施維護、苗木綠化等扶貧專崗2527個,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新動力。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綜合考核重要內容,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實行周調度督查、月分析匯總、季度考核排名、半年觀摩推進、年終驗收獎懲的制度,形成了全員齊抓、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圍,有效鞏固了美麗鄉村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