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里剪線頭,每月能掙一千五六百元,還能照顧家人,真的感謝上級建的這個加工扶貧車間。”9月29日,山亭區北莊鎮務后村貧困戶馬傳芳邊剪線頭邊對記者說到。

無獨有偶。在城頭鎮周莊村,市人防辦派駐山亭區城頭鎮周莊村第一書記張志超通過考察調研,利用幫扶資金15萬元,扶持當地經濟效益較好的萬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創辦6個扶貧大棚。該合作社每年上交村集體1.2萬元,用于為貧困戶分紅;同時幫助本村6戶貧困戶在合作社上崗就業,每月收入2000多元,實現脫貧致富夢。貧困戶陳五景在扶貧大棚內采摘白玉木耳,日均工資70元,為該戶高質量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一項極其重大、極為嚴肅的政治任務,更是一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民生工程。今年以來,山亭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優勢、集聚資源、集結力量,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全年共投入中央、省市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556.65萬元,比去年增加了976萬元,增幅達12.88%,實施各類扶貧項目144個,其中產業項目18個,基礎設施項目83個,到戶類項目43個。

工作中,區鎮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突破口”,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整合扶貧資金6532.45萬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8個。其中,種植類項目2個,加工類項目12個,股權類項目2個,環衛設備類項目2個。目前,18個產業項目已全部完工并驗收,產生收益460多萬元,帶動10個鎮街5301戶、12332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在產業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推行“扶貧項目帶兩端、貧困群眾干中間”的扶貧模式,讓貧困戶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實現了全產業鏈帶貧增收。通過提供種苗、流轉土地、保護價收購、就業務工、資產租賃等方式,讓“嵌入式”扶貧嵌入得更深,讓貧困群眾分享產業發展各環節的紅利,多渠道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歐樂扶貧項目除了給貧困戶提供優質地瓜苗發展地瓜種植基地外,又高于市場價0.1元的價格收購貧困戶的地瓜,還安置有就業能力的貧困人口到企業參與生產,真正把小地瓜做成了脫貧致富的大產業。北莊鎮高莊村的扶貧車間,免費為工人及其上學的子女提供午餐,免費為工人子女提供作業輔導,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服務,真正使周邊群眾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疫情防控期間,通過設立消殺消毒、勸返點值班等專崗,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近日,為4000多戶貧困戶,發放區級光伏項目收益1456萬元,每戶增收3600余元。 據悉,近年來山亭區委、區政府圍繞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的目標,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2016-2020年全區共實施各類產業扶貧項目242個。截至目前已帶動10380戶貧困戶增收6400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2400萬元。通過發展產業扶貧項目,真正讓貧困群眾得到了“真金白銀”,讓村集體增加了為民辦事的經濟實力。

“下步,我們將圍繞鄉村振興,探索更符合山亭實際的扶貧產業倍增之路,嚴管已建成產業扶貧項目的運營,確保持續促進群眾和村集體增收。”山亭區扶貧辦主任史曉曄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