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亭區為黨外干部積極搭建實踐鍛煉的舞臺,“私人定制”掛職工作方案,先后引進7批52名黨外干部進基地掛職鍛煉,充分發揮他們“智囊團”“加速器”的作用,為加快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實現了“黨派得鍛煉、統戰得拓展、地方得發展、群眾得實惠”的多方共贏局面。
搭建舞臺,“私人定制”掛職方案
“黨外干部中既有教科文衛系統成長起來的專家學者,也有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行業翹楚。他們的成長基本上是從本行業、本專業取得顯著成績后,逐漸步入政府、機關的領導崗位,大多缺少從基層一步步成長的經歷,缺少處理復雜局面和應對急難險重任務的歷練。”山亭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洪波介紹,建設黨外干部掛職鍛煉實踐基地,就是為他們“補上這一課”,為他們成長成才搭建臺階、創造條件,盡快完成從業務專家到專家型領導的角色轉換。
山亭區作為全省黨外代表人士實踐鍛煉基地,也是省內唯一一個在貧困縣區設立的實踐鍛煉基地。自2013年基地設立以來,山亭堅持高標準謀劃、系統化培養、規范化管理、實打實錘煉,結合掛職干部的專業領域、工作背景和鍛煉培養需要,在實踐鍛煉基地“私人定制”掛職工作方案,先后設置區政府副區長、山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區教體局副局長、區工信局副局長、區交運局副局長等崗位,確保各位黨外干部掛實職、行實權、干實事、出實效。
管愛并重,一線磨礪實干擔當
為促進黨外掛職干部盡快實現三個轉變和三個適應,即:轉變角色適應新職務;轉變方法適應新工作;轉變觀念適應新環境。山亭區制定了掛職培訓、學習交流和領導帶教三項制度,實行領導班子成員和業務能手“一對一、多對一”幫帶,根據每位掛職干部的專業特長、工作經歷,為他們量身定做帶教方案,通過日常帶教與定期交流相結合、學習培訓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了掛職干部得到鍛煉、干出實效。
52名黨外干部始終高標準要求自己,堅持“政治素質上有進步,工作能力上有提升,工作崗位上有貢獻”,把掛職當任職,認真工作,學習實踐,增長本領,擔當作為。
凝聚合力,加速推進縣域發展
今年3月25日,山亭區的華邦集團與山東泰山地勘集團簽訂混合所有制改革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省內第一例區屬國企與省屬一級國企實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讓華邦集團搭上了省屬國企的快車,為打造成資產過五十億元的目標按下了“快進鍵”。這次“聯姻”,離不開山亭區政府掛職副區長孫化蕾的“牽線”。
掛職后,各位干部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山亭區雙招雙引、項目建設、扶貧攻堅等行動。山東泰山地勘集團孫化蕾掛職副區長后,不僅促成了泰山地勘集團與華邦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推進了北莊洪門、桑村鎮大河片區田園綜合體項目和“金融超市”項目建設;省農業廳滕少明掛任副區長后,先后幫助爭取國家和省級農業各類扶持扶貧資金3600萬元,為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協調貼息貸款近9000萬元;濟南市政府鄒宗彧掛職山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后,聯系濟南醫療機構為山亭區醫院捐贈60萬元的醫療設備;來自省科技廳、山東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省醫學科學院、山師大等單位的掛職干部,先后邀請60批次500余人次到山亭參觀考察,組織培訓全區中小學骨干教師340余人次,開展醫療下鄉和走訪慰問活動35場次……
各位掛職干部齊心協力、各盡所能,為山亭經濟社會發展引進了新經驗、注入了新活力,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等貢獻了智慧和力量。(記者 張孝平 通訊員 宋偉)